73 卷六十三·吴书十八·吴范刘惇赵达传第十八

吴书十八

三国志六十三吴范刘惇赵达第十八 ◎或曰:吴、魏俱有《方伎传》,蜀亦有赵直等,承祚蜀人,何以不为立传?◎弼按:赵直,见魏延、蒋琬传。◎刘咸炘曰:此犹《魏书》之《方伎传》,而不直题方伎,犹有马、班遗意。《蜀书》无《方伎传》者,言谶数者皆儒生也。

晋平阳侯相 安汉陈寿 撰宋中书侍郎西乡侯 闻喜裴松之 注沔阳卢弼 集解 校录:Milanzhangnan 复校:擎骥

73.1 吴范

吴范字文则,会稽上虞人也。 上虞,见《孙坚传》。 以治历数,知风气,闻于郡中。举有道, ◎《后汉书·左雄周举黄琼传》范蔚宗论曰:汉初诏举贤良、方正,州郡察孝廉、秀才,斯亦贡士之方也。中兴以后,复增敦朴、有道、贤能、直言、独行、高节、质直、清白、敦厚之属,荣路既广,觖望难裁。 诣京都,世乱不行。会孙权起于东南,范委身服事,每有灾祥,辄推数言状,其术多效,遂以显名。

初,权在吴,欲讨黄祖,范曰:“今兹少利,不如明年。明年戊子, 戊子,为汉献帝建安十三年。 荆州刘表亦身死国亡。”权遂征祖,卒不能克。明年,军出,行及寻阳,范见风气,因诣船贺,催兵急行,至即破祖,祖得夜亡。权恐失之,范曰:“未远,必生禽祖。”至五更中,果得之。刘表竟死,荆州分割。 ◎《孙权传》:建安十三年,权复征黄祖,祖挺身亡走,骑士冯则追枭其首,荆州牧刘表死。 及壬辰岁, 建安十七年。 范又白言: 毛本“白”作“曰”,误。 “岁在甲午, 建安十九年。 刘备当得益州。”后吕岱从蜀还,遇之白帝,说备部众离落,死亡且半,事必不克。 ◎何焯曰:先主入蜀,自葭萌还攻璋,无缘复在白帝与岱相遇。承祚蜀人,宜知道里违错,故载之以见吴人伪妄耳。◎刘咸炘曰:此是承祚之疏耳,如何氏言,则凡史之谬,皆可云“故载之以见妄”乎? 权以难范,范曰:“臣所言者天道也,而岱所见者人事耳。”备卒得蜀。

权与吕蒙谋袭关羽,议之近臣,多曰不可。权以问范,范曰:“得之。”后羽在麦城, 麦城,见《孙权传》建安二十四年。 使使请降。权问范曰:“竟当降否?”范曰:“彼有走气,言降诈耳。”权使潘璋邀其径路,觇候者还,白羽已去。范曰:“虽去不免。”问其期,曰: “明日日中。”权立表下漏以待之。及中不至,权问其故,范曰:“时尚未正中也。”顷之,有风动帷,范拊手曰: 宋本“拊”作“柎”,误。 “羽至矣。”须臾,外称万岁,传言得羽。 ◎《孙权传》:关羽西保麦城,权使诱之,羽伪降,因遁走。朱然、潘璋断其径路。十二月,璋司马马忠获羽及其子平。◎韩菼曰:磊落轩天地,不免为气数牢缚,乃至时日亦不误,令人邑邑气尽。◎弼按:关羽之败,由于人谋不臧,不能委之气数也。

后权与魏为好,范曰:“以风气言之,彼以貌来,其实有谋,宜为之备。”刘备盛兵西陵,范曰:“后当和亲。”终皆如言。其占验明审如此。权以范为骑都尉,领太史令,数从访问,欲知其决。 ◎官本《考证》曰:《御览》“决”作“诀”。 范秘惜其术,不以至要语权。权由是恨之。 ◎《吴录》曰:范独心计,所以见重者术,术亡则身弃矣,故终不言。

初,权为将军时,范尝白言江南有王气,亥子之间有大福庆。 亥子之间为建安二十四、五年,孙权封吴王在黄初二年,吴范说已不验矣。 权曰:“若终如言,以君为侯。”及立为吴王,范时侍宴,曰:“昔在吴中,尝言此事,大王识之邪?”权曰:“有之。”因呼左右,以侯绶带范。范知权欲以厌当前言,辄手推不受。及后论功行封,以范为都亭侯。诏临当出,权恚其爱道于己也,削除其名。

范为人刚直,颇好自称,然与亲故交接有终始。素与魏滕同邑相善。 ◎何焯曰:陈琳《檄吴文》作“魏周荣”,《吴夫人传》注作“魏腾”。◎余萧客曰:《会稽典录》云滕为魏朗孙,与陈琳檄文所云“堂构析薪”不合,故李善注从缺。 滕尝有罪,权责怒甚严,敢有谏者死,范谓滕曰:“与汝偕死。”滕曰:“死而无益,何用死为?”范曰:“安能虑此,坐观汝邪?”乃髡头自缚诣门下,使铃下以闻。 ◎《续汉志·舆服志》:黄绶,武官伍百,文官辟车。軨下、〖范《书·明帝纪》注引此作“铃下”。〗侍阁、门阑、部署、街里走卒,皆有程品,多少随所典领。◎范《书·酷吏传·周纡传》:又问铃下。◎章怀注引《汉官仪》曰:铃下、侍阁、辟车,此皆以名自定者也。◎《魏志·管辂传》:所谓老铃下也。◎《晋书·羊祜传》:铃阁之下,侍卫者不过十数人。◎盖公府阁有绳,铃以传呼,铃下有吏者也。 铃下不敢,曰:“必死,不敢白。”范曰:“汝有子邪?”曰:“有。”曰:“使汝为吴范死,子以属我。”铃下曰:“诺。”乃排阁入。言未卒,权大怒,欲便投以戟。逡巡走出,范因突入,叩头流血,言与涕并。良久,权意释,乃免滕。滕见范谢曰:“父母能生长我,不能免我于死。丈夫相知,如汝足矣,何用多为!” ◎《会稽典录》曰:滕字周林,祖父河内太守朗,字少英, ◎《三君八俊录》云:语曰:“天下忠平魏少英。” 列在八俊。 ◎范《书·党锢传》序:指天下名士,为之称号。上曰三君,次曰八俊,李膺、魏朗等为八俊。俊者,言人之英也。大长秋曹节讽有司奏捕前党河内太守魏朗等百余人,皆死狱中。 滕性刚直,行不苟合,虽遭困逼,终不回挠。初亦迕策,几殆,赖太妃救得免,语见《妃嫔传》。历历山、潘阳、山阴三县令, ◎潘眉曰:历山,当为“历阳”。潘阳,当作“鄱阳”。◎梁章钜曰:吴时无历山县、潘阳县也。 鄱阳太守。

黄武五年,范病卒。 ◎《隋书·经籍志》:《历术》一卷,吴太史令吴范撰。《黄帝四神历》一卷,吴范撰。吴有道《占出军决胜负事》一卷,梁二卷。又《黄帝出军杂用决》十二卷,《风气占军决胜战》二卷,太史令全范撰。《对敌权变》一卷,吴氏撰。◎姚振宗曰:《魏志·陶谦传》注引谢承《书》有扬州从事会稽吴范,当即此人。按吴范举有道,见本传。传载其占出军,决胜负,事尤显著者数条,大抵皆采自有道此书。知《隋志》称吴有道者,即吴范。吴人录其占验者,笔之于书,其下引《七录》称太史令全范者,“全”乃“吴”字之误。又《隋志》列此书在《黄帝》、《老子》诸书之后,皆兵阴阳一类之书。以时代言之,则又近似。缘是证知此书及下二书,皆出吴范,无复可疑。◎又曰:《隋志》载《风气占军决胜战》于吴有道《占决》之下,而此书之下,又有吴氏《对敌权变》一书,是以证知此书即吴太史令吴范撰,刊本误为“全范”耳。范领太史令多年,史又称其善风气,历举军战决胜占事,其出吴范,似无可疑。《太平御览·经史图书纲目》有吴轨《占候风气秘诀》,盖即此书,而误“范”为“轨”。《隋志》引《七录》,此书之前又有《黄帝出军杂用决》十二卷,疑亦是吴范所裒录者。◎又云:《隋志》《对敌权变》一卷云“吴氏撰”者,即蒙上文指“吴有道”其人也。 长子先死,少子尚幼,于是业绝。权追思之,募三州有能举知术数如吴范、赵达者, 三州,荆、扬、交也。 封千户侯, 初封吴范都亭侯,何以削除其名? 卒无所得。 此尚不若孙策之不信于吉,宜其有罗阳王表,为世所笑也。 ◎《吴录》曰:范先知其死日,谓权曰:“陛下某日当丧军师。”权曰:“吾无军师,焉得丧之?” ◎林国赞曰:朱然、全琮、张悌、诸葛靓、刘惇皆为吴军师,而莫先于张昭。黄武五年,权有军师已十八年,昭后此一年裁殁,范殁时昭犹在,不得言无军师也。注误。 范曰:“陛下出军临敌,须臣言而后行,臣乃陛下之军师也。”至其日果卒。◎臣松之案,范死时权未称帝,此云“陛下”,非也。

73.2 刘惇

刘惇字子仁,平原人也。遭乱避地,客游庐陵,事孙辅。以明天官达占数显于南土。每有水旱寇贼,皆先时处期,无不中者。辅异焉,以为军师,军中咸敬事之,号曰神明。

建安中,孙权在豫章,时有星变,以问惇,惇曰:“灾在丹阳。”权曰:“何如?”曰: “客胜主人,到某日当得问。”是时边鸿作乱,卒如惇言。 ◎何焯曰:时孙翊名位甚微,安能星躔示变?此又吴人之夸也。◎弼按:名位崇高亦与星躔无涉。 惇于诸术皆善,尤明太乙, ◎潘眉曰:太乙,纬书也。以一为太极,因之生二目,二目生四辅,又有计神与太乙合之为八将。其以岁月日时为纲,而以八将为纬,三台五福十精之类为经。法以八将推其掩廹、囚击、斗格之类,占人君、将相内外炎福,又推四神所临分野,占水旱、兵丧、饥馑、疾疫。又推三基、五福、大小游二限、《易》卦大运,占古今治乱,天下离合。如遇凶神、阳九、百六、交限之际,卦运灾变之限,大数凶者,其凶发于八将掩迫、囚击、斗格之年;如遇吉星所会之分,卦象和平之运,非阳九、百六、交会之际,大数吉者,八将虽有掩迫之类,其灾不发。故占家以为圣书,私相传习。◎弼按:怪力乱神,皆孔子所不语。 皆能推演其事,穷尽要妙,著书百余篇,名儒刁玄称以为奇。 刁玄,见《孙亮传》太平元年。 惇亦宝爱其术,不以告人,故世莫得而明也。

73.3 赵达

赵达,河南人也。少从汉侍中单甫受学,用思精密,谓东南有王者气,可以避难,故脱身渡江。治九宫一算之术,究其微旨,是以能应机立成,对问若神,至计飞蝗,射隐伏,无不中效。或难达曰:“飞者固不可校,谁知其然,此殆妄耳。”达使其人取小豆数斗,播之席上,立处其数,验覆果信。尝过知故,知故为之具食。食毕,谓曰:“仓卒乏酒,又无嘉肴,无以叙意,如何?”达因取盘中只箸,再三从横之,乃言:“卿东壁下有美酒一斛,又有鹿肉三斤,何以辞无?”时坐有他宾,内得主人情,主人惭曰:“以卿善射有无,欲相试耳,竟效如此。”遂出酒酣饮。又有书简上作千万数,著空仓中封之,令达算之。达处如数,云: “但有名无实。”其精微若是。

达宝惜其术,自阚泽、殷礼皆名儒善士,亲屈节就学,达秘而不告。太史丞公孙滕少师事达,勤苦累年,达许教之者有年数矣,临当喻语而辄复止。滕他日赍酒具,候颜色,拜跪而请,达曰:“吾先人得此术,欲图为帝王师,至仕来三世,不过太史郎,诚不欲复传之。且此术微妙,头乘尾除,一算之法,父子不相语。然以子笃好不倦,今真以相授矣。”饮酒数行,达起取素书两卷,大如手指,达曰:“当写读此,则自解也。吾久废,不复省之,今欲思论一过,数日当以相与。”滕如期往,至乃阳求索书,惊言失之,云:“女婿昨来,必是渠所窃。”遂从此绝。

初,孙权行师征伐,每令达有所推步,皆如其言。权问其法,达终不语,由此见薄,禄位不至。 达推算事,见《孙权传》黄武三年注引干宝《晋纪》。 ◎《吴书》曰:初,权即尊号,令达算作天子之后当复几年,达曰:“高祖建元十二年, 汉高祖也。 陛下倍之。” 自黄龙元年至太元二年,適为二十四年。 权大喜,左右称万岁。果如达言。

达常笑谓诸星气风术者曰:“当回算帷幕,不出户牖以知天道,而反昼夜暴露以望气祥, 气,疑作“氛”。 不亦难乎!”闲居无为,引算自校,乃叹曰:“吾算讫尽某年月日,其终矣。”达妻数见达效,闻而哭泣。达欲弭妻意,乃更步算,言:“向者谬误耳,尚未也。”后如期死。权闻达有书,求之不得,乃录问其女,及发达棺, ◎宋本无“达”字。◎刘家立曰:“达”字疑在下“法”字上,传写误倒。 无所得,法术绝焉。 ◎何焯曰:发棺求书,可为术家之戒。◎赵一清曰:○《寰宇记》卷一百七:饶州鄱阳县有螺洲,一名鳖,在旧县东三里。○《鄱阳记》云:吴太平二年,大饥,猛兽害人。孙权使赵达占之,曰:“天地山川,如人四体,患衄灸脚,其疾即愈。而鄱阳水口暴起一洲,形如鳖,可食此郡风气,宜祀以太牢,掘其背。”其掘处今犹存焉。○一清案:太平为孙亮纪年,孙权薨于太元二年,达又卒于权薨之前,此有误。 ◎《吴录》曰:皇象字休明,广陵江都人。 江都,见《孙策传》。 幼工书。 ◎赵一清曰:○《寰宇记》卷九十:折石冈在昇州江宁县南二十里,有大碣石折为三段,故以名冈,即吴皇象书碣也。◎侯康曰:○王僧虔《能书人名录》云:吴人皇象能草书,世称沈著痛快。○袁昂《书评》云:皇象书如歌声绕梁,琴人舍徽。○窦臮《述书赋》注云:象终侍中、吴青州刺史。○张怀瓘《书断》云:右军隶书,以一形而众相,万字皆别;休明章草,虽相众而形一,万字皆同,各造其极。◎王昶曰:《天发神谶碑》,张勃《吴录》以为华覈撰文,皇象书也。《书断》及《法书要录》并以象官至侍中,《梁书》及《南史·皇侃传》并云青州刺史。惜《吴志》不为立传,不能定其孰是矣。 时有张子并、陈梁甫能书。 ◎《后汉书·文苑传·张超传》:超字子并,河间郑人,留侯良之后。有文才,善于草书,绝妙时人,世共传之。◎侯康曰:陈梁甫无考,《书断》作“良辅”。 甫恨逋,并恨峻,象斟酌其间,甚得其妙,中国善书者不能及也。 ◎《抱朴子·讥惑篇》云:吴之善书,则有皇象、刘纂、岑伯然、朱季平,皆一代之绝手也。 严武字子卿,卫尉畯再从子也, 毛本“畯”作“峻”,误。 围棋莫与为辈。宋寿占梦,十不失一。曹不兴善画,权使画屏风,误落笔点素,因就以作蝇。既进御,权以为生蝇,举手弹之。 ◎侯康曰:○谢赫《古画品录》云:不兴之迹,殆莫获传,秘阁之内,一龙而已。观其风骨,名岂虚成?○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》云:吴赤乌中,不兴之青溪,见赤龙出水上,写献孙晧,晧送秘府。至宋朝,陆探微见画,叹其妙,因取不兴龙置水上,应时蓄水成雾,累日霶霈。 孤城郑妪能相人, ◎孤城妪,见《吾粲传》注引《吴录》。菰城,乌程县旧名。孤,疑作“菰”。◎赵一清曰:《寰宇记》卷九十四:湖州乌程南十八里,有吴孤城。吴时,郑妪善相人者,居此。春申君黄歇立菰城,青楼连延十里。 及范、惇、达八人,世皆称妙,谓之八绝云。◎《晋阳秋》曰:吴有葛衡字思真, ◎潘眉曰:《御览》卷二引《晋阳秋》作“葛衜字思真”。衜,古“道”字。字曰思真,似当为“衜”字,“衡”字误。 明达天官,能为几巧,作浑天,使地居于中,以机动之,天转而地止,以上应晷度。 ◎赵一清曰:○《晋天文志》:汉顺帝时,张衡制浑象,其后陆绩亦造浑象。至吴时,中常侍庐江王蕃传刘洪《乾象历》,依其法而制浑仪。○与衡时相后先。然浑天之制,当始于衡。

评曰:三子各于其术精矣,其用思妙矣,然君子算役心神, 宋本“算”作“等”,或改作“专”。 宜于大者远者,是以有识之士,舍彼而取此也。 ◎孙盛曰:夫玄览未然,逆鉴来事,虽裨灶、梓慎 裨灶,郑大夫。梓慎,鲁大夫。皆善推灾祥,见《左传》,皆鲁襄公时人。 其犹病诸,况术之下此者乎?吴史书达知东南当有王气,故轻举济江。魏承汉绪,受命中畿,达不能豫睹兆萌,而流窜吴越。又不知吝术之鄙,见薄于时,安在其能逆睹天道而审帝王之符瑞哉?昔圣王观天地之文,以画八卦之象,故亹亹成于蓍策,变化形乎六爻,是以三《易》虽殊,卦繇理一,安有回转一筹,可以钩深测隐,意对逆占,而能遂知来物者乎?流俗好异,妄设神奇,不幸之中,仲尼所弃,是以君子志其大者,无所取诸。 ◎何焯曰:盛言是也,若嫌魏得不以正,亦当崎岖入蜀。 ◎臣松之以为:盛云“君子志其大者,无所取诸”,故评家之旨,非新声也。其余所讥,则皆为非理。自中原酷乱,至于建安,数十年间,生民殆尽,比至小康,皆百死之余耳。江左虽有兵革,不能如中国之甚也,焉知达不算其安危,知祸有多少,利在东南,以全其身乎?而责不知魏氏将兴,流播吴越,在京房之筹,犹不能自免刑戮, ◎《汉书·京房传》:房字君明,东郡顿丘人也。治《易》,事梁人焦延寿。延寿字赣,赣常曰:“得我道以亡身者,必京生也。”其说长于灾变,分六十四卦,更直日用事,以风雨寒温为候,各有占验,房用之尤精。及出郡守,石显告房与张博同谋,非谤政治,房、博皆弃市。房本姓李,推律自定为京氏,死时年四十一。 况达但以秘术见薄,在悔吝之间乎!古之道术,盖非一方,探赜之功,岂惟六爻?苟得其要,则可以易而知之矣,回转一筹,胡足怪哉?达之推算,穷其要妙以知幽测隐,何愧于古!而以裨、梓限之,谓达为妄,非笃论也。◎《抱朴子》曰:时有葛仙公者, ◎《晋书·葛洪传》:洪,丹阳句容人也。从祖玄,吴时学道得仙,号曰葛仙公。◎《隋书·经籍志》:梁有《老子序次》一卷,葛仙公撰。◎严可均《全三国文》曰:葛玄字孝先,大帝时方士。有《道德经序》,见《老子》河上公注本,又略见《太平御览·六百六十》。 每饮酒醉,常入人家门前陂水中卧,竟日乃出。曾从吴主,别到洌洲, 冯本“洲”作“州”,误。 还遇大风,百官船多没,仙公船亦沉沦,吴主甚怅恨。明日使人钩求公船,而登高以望焉。久之,见公步从水上来, 冯本“水”作“木”,误。 衣履不沾,而有酒色。既见而言曰:“臣昨侍从而伍子胥见请,暂过设酒,忽忽不得,即委之。” 委,弃也。 又有姚光者,有火术。吴主身临试之,积荻数千束,使光坐其上,又以数千束荻裹之,因猛风而燔之。荻了尽,谓光当以化为烬,而光端坐灰中,振衣而起,把一卷书。吴主取其书视之,不能解也。◎又曰:吴景帝有疾,求觋视者,得一人。景帝欲试之,乃杀鹅而埋于苑中,架小屋, 官本“架”作“筑”。 施床几,以妇人屐履服物著其上,乃使觋视之。告曰:“若能说此冢中鬼妇人形状者,当加赏而即信矣。”竟日尽夕无言,帝推问之急,乃曰:“实不见有鬼,但见一头白鹅立墓上,所以不即白之,疑是鬼神变化作此相,当候其真形而定。无复移易,不知何故,不敢不以实上闻。”景帝乃厚赐之。然则鹅死亦有鬼也。 ◎何焯曰:此必觋者先得之左右,待推问急。而始言之,则休信为实见其状耳。鹅微物,气当旋散,安得埋著土中,复有相耶? ◎葛洪《神仙传》曰:仙人介象,字元则,会稽人,有诸方术。吴主闻之,征象到武昌,甚敬贵之,称为介君,为起宅,以御帐给之,赐遗前后累千金,从象学蔽形之术。试还后宫,及出殿门,莫有见者。又使象作变化,种瓜菜百果,皆立生可食。吴主共论鲙鱼何者最美,象曰:“鲻鱼为上。” ◎或曰:鲻,法帖作“ ”。 吴主曰:“论近道鱼耳,此出海中,安可得邪?”象曰:“可得耳。”乃令人于殿庭中作方埳,汲水满之,并求钩。象起饵之,垂纶于埳中。须臾,果得鲻鱼。吴主惊喜,问象曰:“可食不?”象曰:“故为陛下取以作生鲙,安敢取不可食之物!”乃使厨下切之。吴主曰:“闻蜀使来,得蜀姜作齑甚好,恨尔时无此。”象曰:“蜀姜岂不易得,愿差所使者,可付直。” 宋本“可”作“并”。 吴主指左右一人,以钱五十付之。象书一符,以著青竹杖中,使行人闭目骑杖,杖止,便买姜讫,复闭目。此人承其言骑杖,须臾止,已至成都,不知是何处,问人,人言是蜀市中,乃买姜。于时吴使张温先在蜀,既于市中相识,甚惊,便作书寄其家。 ◎何焯曰:张温使蜀时,权方为吴王,何以得称陛下?且正当魏军频出广陵洞口,权亦不在武昌也。 此人买姜毕,捉书负姜,骑杖闭目,须臾已还到吴,厨下切鲙適了。 ◎赵一清曰:事与《魏志》所载相似,总属妄诞耳。 ◎臣松之以为:葛洪所记,近为惑众,其书文颇行世,故撮取数事,载之篇末也。神仙之术,讵可测量,臣之臆断,以为惑众,所谓夏虫不知冷冰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