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0 卷五十·吴书五·妃嫔传第五

吴书五

三国志五十妃嫔传第五 ◎刘咸炘曰:既贬称夫人,何为题曰妃嫔?是篇叙吴景、徐琨等事,仍马、班《外戚传》法。

晋平阳侯相 安汉陈寿 撰宋中书侍郎西乡侯 闻喜裴松之 注沔阳卢弼 集解 校录:忘机子 复校:擎骥

60.1 孙破虏吴夫人

孙破虏吴夫人,吴主权母也。本吴人,徙钱唐, 吴、钱唐,均见《孙坚传》。 早失父母,与弟景居。 ◎赵一清曰:○《寰宇记》卷九十一云:姑苏山西北十二里胥口东岸有汉奉车都尉衡州刺史吴煇墓。〖◎弼按:《寰宇记》“衡”作“冲”,汉时无衡州,亦无冲州,二者均误。〗煇字光脩,丹阳太守吴景父也。 孙坚闻其才貌,欲娶之。吴氏亲戚嫌坚轻狡,将拒焉,坚甚以惭恨。夫人谓亲戚曰:“何爱一女以取祸乎?如有不遇,命也。”于是遂许为婚,生四男一女。 ◎钱大昭曰:《诸葛瑾传》云“孙权姊婿曲阿弘咨见而异之”,疑即此一女之夫也。◎弼按:○《孙坚传》:坚四子,策、权、翊、匡。○《潘濬传》注引《吴书》云:权以姊陈氏女妻潘祕。○《蜀志·先主传》:权进妹固好。○据此数传,是吴夫人所生不止一女也。或为庶生之女乎? ◎《搜神记》曰:初,夫人孕而梦月入其怀,既而生策。及权在孕,又梦日入其怀,以告坚曰:“昔妊策,梦月入我怀,今也又梦日入我怀,何也?”坚曰:“日月者,阴阳之精,极贵之象,吾子孙其兴乎!” 《宋书·符瑞志》所载与此同,已见《孙权传》注。

景常随坚征伐有功,拜骑都尉。袁术上景领丹阳太守, 丹阳郡,见《孙策传》。 讨故太守周昕, 周昕事见《孙静传》,又见《魏志·武纪》初平元年。 遂据其郡。孙策与孙河、吕范依景, ◎孙河,孙坚族子,见《孙韶传》注引《吴书》。◎《孙策传》:策舅吴景时为丹阳太守,策与吕范、孙河俱就景。 合众共讨泾县山贼祖郎, 泾县,见《孙策传》。祖郎事见《孙策传》注引《江表传》,又详见《孙辅传》注引《江表传》。 郎败走。会为刘繇所迫, ◎《孙策传》:刘繇为扬州刺史,渡江治曲阿。时吴景尚在丹阳,策从兄贲又为丹阳都尉,繇至皆迫逐之。 复北依术,术以为督军中郎将,与孙贲共讨樊能、于麋于横江,又击笮融、薛礼于秣陵。 横江、秣陵俱见《孙策传》,笮融、薛礼事见《刘繇传》。 时策被创牛渚, 牛渚,见《孙策传》。策攻牛渚,为流矢所中,见《策传》注引《江表传》。 降贼复反,景攻讨,尽禽之。从讨刘繇,繇奔豫章, 豫章,见《孙策传》。 策遣景、贲到寿春报术。术方与刘备争徐州,以景为广陵太守。术后僭号,策以书喻术,术不纳,便绝江津,不与通,使人告景。景即委郡东归,策复以景为丹阳太守。汉遣议郎王誧。 音普。 衔命南行, 王誧于建安二年南行,见《孙策传》注引《江表传》。 表景为扬武将军,领郡如故。

及权少年统业,夫人助治军国,甚有补益。 ◎《周瑜传》注引《江表传》曰:曹公新破袁绍,建安七年,下书责孙权质任子。权召群臣会议,不能决,乃独将瑜诣母前定议。权母曰:“公瑾议是也。”遂不送质。◎《张紘传》注引《吴书》曰:权初承统,太夫人以方外多难,深怀忧劳,数有优令辞谢,付属以辅助之义。紘辄拜牋答谢。◎《张昭传》:昭曰: “昔太后、桓王以陛下属老臣,是以思尽臣节,以报厚恩。”◎《董袭传》:权年少,初统事,太妃忧之,引见张昭及袭等,问江东可保否。◎据此数传所云,皆为夫人助治军国之证。 ◎《会稽典录》曰: ◎章宗源曰:○《晋书·虞预传》:预著《会稽典录》二十篇。○《史通·采撰篇》曰:郡国之记,谱牒之书,务欲矜其州里,夸其士族,如江东五儁,始自《会稽典录》,颍川八龙,出于《荀氏家传》。苟不别加研覆,何以详其是非?○《杂述篇》曰:若圈称《陈留耆旧》,周裴《汝南先贤》,陈寿《益部耆旧》,虞预《会稽典录》,此之谓郡书者也。○愚案:《吴志·虞翻传》注引山阴朱育对太守濮阳兴,述初平末年王府君问士于虞仲翔,仲翔具答,其言会稽人士最详。至江东五儁,逸篇中未见征引。◎沈家本曰:○《隋志》:《会稽典录》二十四卷,虞豫撰。○二唐志卷同,“豫”作“预”,《晋书》本传作“预”,传云“著《会稽典录》二十篇”,与隋、唐志篇卷不同。◎黄逢元曰:《国志》注、《世说》各篇注、《书钞》、《初学记》、《御览》屡引此书。◎弼按:虞预事见《魏志·王粲传》注引虞预《晋书》。《会稽典录》辑本见《说郛》及《古今说部丛书》。 策功曹魏腾, ◎官本《考证》曰:《御览》作“魏胜”。◎卢明楷曰:《吴范传》作“魏滕”,注引“忤策,几殆,赖太妃救得免”,事与此合。盖“腾”与“滕”音同,“胜”则“滕”字之讹耳。 以迕意见谴,将杀之,士大夫忧恐,计无所出。夫人乃倚大井而谓策曰:“汝新造江南,其事未集,方当优贤礼士,舍过录功。魏功曹在公尽规, 毛本“功”作“公”,误。 汝今日杀之,则明日人皆叛汝。吾不忍见祸之及,当先投此井中耳。”策大惊,遽释腾。夫人智略权谲,类皆如此。 建安七年,临薨, ◎梁章矩曰:此书“七年”者,当因下文“八年,景卒官”之文而误。◎弼按:《孙权传》亦云七年薨。 引见张昭等,属以后事,合葬高陵。 ◎《志林》曰:按会稽贡举簿,建安十二年到十三年阙,无举者,云府君遭忧,此则吴后以十二年薨也;八年、九年皆有贡举,斯甚分明。

八年,景卒官,子奋授兵为将,封新亭侯,卒。 ◎《吴书》曰:权征荆州,拜奋吴郡都督,以镇东方。 子安嗣,安坐党鲁王霸死。奋弟祺嗣, ◎《吴书》曰:祺与张温、顾谭友善,权令关平辞讼事。 封都亭侯,卒。子纂嗣。纂妻即滕胤女也,胤被诛,并遇害。

60.2 吴主权谢夫人

吴主权谢夫人,会稽山阴人也。 会稽山阴,见《孙坚传》。 父, ◎官本“ ”作“煚”。◎沈家本曰:○作“煚”是。○《广韵·二十八梗》:煚,俱永切,火也。◎何焯曰:,音警。 汉尚书郎、徐令。 ◎《郡国志》:徐州下邳国徐。◎李兆洛曰:今安徽泗州盱眙县西北八十里。 子承,撰《后汉书》, ◎谢承《书》,详见《魏志·武帝纪》初平元年。◎赵一清曰:○《困学纪闻》云:谢承父为尚书郎,每读高祖及光武之后将相名臣策文通训,条在南宫,秘于省阁,唯台郎升复道取急,因得开览。汉尚书作诏文,尚书郎乃今中书舍人。○阎若璩曰:谢《书》一百三十卷,阳曲傅山谓永乐间扬州曾有刊本。一清按:傅征君非妄言者,曾与莆田郑王臣晤于京师渠,云闽中旧家有此书,彼亲见来。记此以为他日访求之迹。 称幼以仁孝为行,明达有令才。弟贞,履蹈法度,笃学尚义,举孝廉,建昌长, 建昌,见《孙权传》黄武七年。 卒官。 权母吴为权聘以为妃,爱幸有宠。后权纳姑孙徐氏,欲令谢下之, ◎何焯曰:三国之君皆不知正家,纳再婚之女,而反使聘嫡下之,此权晚年所以继嗣不定也。 谢不肯,由是失志,早卒。 ◎《孙霸传》:霸二子基、壹,与祖母谢姬徙会稽乌伤。◎据《霸传》,则霸为谢姬所生,然非此谢夫人也。 后十余年,弟承拜五官郎中,稍迁长沙东部都尉、 ◎《孙亮传》:太平二年:以长沙东部为湘东郡。 武陵太守, 武陵郡,见《蜀志·先主传》建安十三年。 撰《后汉书》百余卷。 ◎《会稽典录》曰:承字伟平,博学洽闻,尝所知见,终身不忘。 ◎《隋志》:《会稽先贤传》七卷,谢承撰。梁又有谢承《集》四卷,今亡。 子崇扬威将军,崇弟勖吴郡太守,并知名。

60.3 吴主权徐夫人

吴主权徐夫人,吴郡富春人也。 富春,见《孙坚传》。 祖父真,与权父坚相亲,坚以妹妻真,生琨。琨少仕州郡,汉末扰乱,去吏,随坚征伐有功,拜偏将军。坚薨,随孙策讨樊能、于麋等于横江,击张英于当利口, 横江、当利口,俱见《孙策传》。 而船少,欲驻军更求。琨母时在军中,谓琨曰:“恐州家多发水军来逆人, 刘繇为扬州刺史,故称为州家。 则不利矣,如何可驻邪?宜伐芦苇以为泭,佐船渡军。” 琨母即孙坚妹,亦可谓有诸兄风。 ◎泭,音敷。◎郭璞注《方言》曰:泭,水中箄也。 ◎今本《方言》:泭谓之篺,篺谓之筏。筏,秦、晋之通语也。◎今本无郭注此文。◎《说文》:泭,编木以渡也。◎《释言》:舫,泭也。◎孙炎注云:方木置水中为泭筏也。◎《释文》:泭,或作“ ”,又作“桴”。◎《楚辞·九章》:乘氾泭以下流兮。◎王逸注云:编竹木曰泭。 琨具启策,策即行之,众悉俱济,遂破英,击走笮融、刘繇,事业克定。 ◎或曰:此策渡江第一战功,乃散见于不经意处。隆洼高下,因物施削,史家鸿钧手然也。 策表琨领丹阳太守,会吴景委广陵来东,复为丹阳守。 ◎《江表传》曰:初,袁术遣从弟胤为丹阳, 袁胤事见《孙策传》注引《江表传》。 策令琨讨而代之。会景还,以景前任仕丹阳, 宋本“任”作“在”,“仕”字为衍文。 宽仁得众,吏民所思,而琨手下兵多, 监本“手”作“下”,误。 策嫌其太重,且方攻伐,宜得琨众,乃复用景,召琨还矣。 宋本“矣”作“吴”。 琨以督军中郎将领兵,从破庐江太守李术, 李术事见《孙权传》建安五年注引《江表传》。 封广德侯, ◎《晋志》:扬州宣城郡广德。◎《宋志》:宣城太守,广德令。何《志》云汉旧县。二汉志并无。疑是吴所立。◎《元和志》:后汉分故鄣置。◎洪亮吉曰:县是汉末立,故二汉志未录。当以何承天《志》为是。◎谢锺英曰:○《吕蒙传》“孙权统事,蒙领广德长”,即此。○《方舆纪要》:今安徽广德州治。 迁平虏将军。 平虏将军,一人,第三品。 后从讨黄祖,中流矢卒。

琨生夫人,初適同郡陆尚。尚卒,权为讨虏将军在吴,聘以为妃,使母养子登。后权迁移,以夫人妒忌,废处吴。积十余年,权为吴王及即尊号,登为太子,群臣请立夫人为后,权意在步氏,卒不许。 ◎《孙登传》:登所生庶贱,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,后徐氏以妒废除吴。登将拜太子,辞曰:“欲立太子,宜先立后。”权曰:“卿母安在?”对曰:“在吴。”权默然。 后以疾卒。兄矫,嗣父琨侯,讨平山越,拜偏将军,先夫人卒,无子。弟祚袭封,亦以战功至于芜湖督、 ◎官本《考证》曰:汉丹阳郡芜湖县,东晋始改名于湖,此“于”字疑衍。◎钱仪吉曰:汉丹阳郡有芜湖,而于湖至晋太康二年始分丹阳县立,此“于”字当衍。◎谢锺英曰:○丹阳郡有于湖城。○沈《志》:于湖县,三国吴为督农校尉治。◎弼按:芜湖,见《太史慈传》。○《晋志》丹阳郡有于湖、芜湖二县。吴于滨江要地置督,以作芜湖督为是。于湖非芜湖所改,官本《考证》误。 平魏将军。 ◎梁章钜曰:此所谓杂号将军,惟吴置之徐祚及朱绩、钟离牧三人。

60.4 吴主权步夫人

吴主权步夫人,临淮淮阴人也, 临淮淮阴,见《步骘传》。 与丞相骘同族。汉末,其母携将徙庐江,庐江为孙策所破,皆东渡江,以美丽得幸于权,宠冠后庭。 《御览》“庭”作“宫”。 生二女,长曰鲁班,字大虎,前配周瑜子循,后配全琮;少曰鲁育,字小虎,前配朱据,后配刘纂。 ◎梁章钜曰:以金枝玉叶之贵,同时再醮,恬不为怪,当时之风尚可知矣。◎侯康曰:○《抱朴子·讥惑篇》云:吴之善书,则有皇象、刘纂、岑伯然、朱季平,皆一代之绝手也。◎弼按:刘纂为车骑,见《孙峻传》。公主鲁班与孙峻私通,孙峻杀公主鲁育,亦见《孙峻传》。 ◎《吴历》曰:纂先尚权中女,早卒,故又以小虎为继室。 ◎《左传》:惠公元妃孟子,孟子卒,继室以声子。◎杜注:元妃死,次妃摄治内事,犹不得称夫人,故谓之继室。◎何焯曰:继室之名,于时已谬,故委巷之书,君子所慎。◎周寿昌曰:三国时重《左氏》学,继室二字,即本《左氏》,不得谓为委巷。即晋胡冲《吴历》亦古矣,何得谓为委巷之书?

夫人性不妒忌, 《御览》“忌”作“嫉”。 多所推进,故久见爱待。 监本“待”作“侍”,误。 权为王及帝,意欲以为后,而群臣议在徐氏,权依违者十余年, ◎胡三省曰:依违,不决也。◎或曰:权以晏昵之私,妃匹不正,以致嗣子不定,卒致颠覆,此孔子所以以二南教子也。 然宫内皆称皇后,亲戚上疏称中宫。及薨,臣下缘权指, 《御览》“指”作“旨”。 请追正名号,乃赠印绶,策命曰:“惟赤乌元年闰月戊子, ◎潘眉曰:是年魏闰十一月,吴闰十月,盖魏用《景初历》,吴自用夏正。蜀与吴同时,魏景初二年也。 皇帝曰:呜呼皇后,惟后佐命,共承天地。虔恭夙夜,与朕均劳。内教脩整,礼义不愆。宽容慈惠,有淑懿之德。民臣县望,远近归心。朕以世难未夷,大统未一,缘后雅志,每怀谦损。是以于时未授名号,亦必谓后降年有永,永与朕躬对扬天休。不寤奄忽,大命近止。朕恨本意不早昭显,伤后殂逝,不终天禄。愍悼之至,痛于厥心。今使使持节丞相醴陵亭侯雍 ◎钱大昭曰:○《顾雍传》:雍初封阳遂乡侯,进封醴陵侯。子裕袭醴陵侯。○盖由乡侯进封县侯也,“亭”字衍。 奉策授号,配食先后。魂而有灵,嘉其宠荣。呜呼哀哉!”葬于蒋陵。 ◎杭世骏曰:○《六朝事迹》云:今蒋子文庙相对向西有曰孙陵冈,是为蒋陵。赤乌元年,追拜夫人布氏为皇后,后合葬蒋陵。今蒋庙西南孙陵冈上有步夫人墩,墩之侧有夫人冢,乃其地也。

60.5 吴主权王夫人

吴主权王夫人,琅邪人也。 ◎《吴书》曰:夫人父名卢九。 夫人以选入宫,黄武中得幸, 以孙和赤乌五年年十九推之,当生于黄武三年,夫人当于黄武二年前选入宫。 生孙和, “孙”字衍。 宠次步氏。步氏薨后,和立为太子,权将立夫人为后,而全公主素憎夫人,稍稍谮毁。及权寝疾,言有喜色,由是权深责怒,以忧死。 ◎《孙和传》:少以母王有宠见爱。赤乌五年,立为太子,时年十九。是后王夫人与全公主有隙,全公主言王夫人见上寝疾有喜色。权由是发怒,夫人忧死。 和子晧立,追尊夫人曰大懿皇后,封三弟皆列侯。

60.6 吴主权王夫人

吴主权王夫人,南阳人也。以选入宫,嘉禾中得幸,生孙休。 “孙”字衍。孙休死于永安七年,年三十,当生于嘉禾四年。 及和为太子,和母贵重,诸姬有宠者, 《御览》“姬”作“妃”。 皆出居外。 ◎赵一清曰:○《拾遗记》:吴主赵夫人,丞相达之妹。善画,巧妙无双。能于指间以彩丝织云霞龙蛇之锦,大则盈尺,小则方寸,宫中谓之机绝。孙权常叹魏、蜀未夷,军旅之隙,思得善画者,使图山川地势军阵之像。达乃进其妹。权使写九州方岳之势。夫人曰:“丹青之色,甚易歇灭,不可久宝;妾能刺绣,列国方帛之上,写以五岳河海城邑行阵之形。”既成,乃进于吴主,时人谓之针绝。虽棘刺木猴,云梯飞鸢,无过此丽也。权居昭阳宫,倦暑,乃褰紫绡之帷,夫人曰:“此不足贵也。”权使夫人指其意思焉。答曰: “妾欲穷虑尽思,能使下绡帷而清风自入,视外无有蔽碍,列侍者飘然自凉,若驭风而行也。”权称善。夫人乃折发以神胶续之。神胶出郁夷国,接弓弩之断弦,百断百续也。乃织为罗縠,累月而成,裁为幔,内外视之,飘飘如烟气轻动,而房内自凉。时权常在军旅,每以此幔自随,以为征幕。舒之则广纵一丈,卷之则可内于枕中,时人谓之丝绝。故吴有三绝,四海无俦其妙。后有贪宠求媚者,言夫人幻耀于人主,因而致退黜。虽见疑坠,犹存录其巧工。吴亡,不知所在。◎弼按:赵达未为丞相,可证《拾遗记》之虚伪。 夫人出公安,卒,因葬焉。 公安,见《蜀志·刘璋传》。 休即位,遣使追尊曰敬怀皇后, 《御览》“怀”作“华”。 改葬敬陵。王氏无后,封同母弟文雍为亭侯。

60.7 吴主权潘夫人

吴主权潘夫人,会稽句章人也。 句章,见《孙坚传》。 父为吏,坐法死。夫人与姊俱输织室, ◎《汉书·五行志》:织室所以奉宗庙衣服。 权见而异之,召充后宫。得幸 ◎赵一清曰:○《拾遗记》:吴主潘夫人,父坐法,夫人输入织室,容态少俦,为江东绝色。同幽者百余人,谓夫人为神女,敬而远之。有司闻于吴主,使图其容貌。夫人忧戚不食,减瘦改形。工人写其真状以进,吴主见而喜悦,以琥珀如意抚按即折,嗟曰:“此神女也,愁貌尚能感人,况在欢乐!”乃命雕轮就织室,纳于后宫,果以姿色见宠。每以夫人游昭宣之台,恣意幸適,既尽酣醉,唾于玉壶中,使侍婢泻于台下,得火齐指环,即挂石榴枝上,因其处起台,名曰环榴台。时有谏者云:“今吴、蜀争雄,’还刘’之名,将为妖矣!”权乃翻 其名曰榴环台。又与夫人游钓台,得大鱼。吴王大喜,夫人曰:“昔闻泣鱼,今乃为喜,有 喜必有忧,以为深戒!”至末年,渐相谮毁,稍见离退。时人谓夫人知几其神。钓台基今尚 存焉。◎弼按:《拾遗记》所载与本传异,秦嘉生于陇西,与河洛隔绝,文献无征,事多附 会,不足以参证史籍。《四库提要》亦谓其言荒诞,证以史传,皆不合也。 有娠, 《御览》 “娠”作“身”。 梦有似龙头授己者, ◎元本、官本“似”作“以”。◎刘家立曰:“以”、 “似”古字通。 己以蔽膝受之,遂生孙亮。 ◎“孙”字衍。◎或曰:亮不终,兆于初生,数有前定邪?抑后人傅会邪? 赤乌十三年,亮立为太子, ◎《孙亮传》:亮姊全公主谮太 子和子母。赤乌十三年,和废,权遂立亮为太子。◎是时亮年仅八岁,权已六十九矣。暮年 倒行逆施,立此幼子,溺爱之私一致如是。 请出嫁夫人之姊,权听许之。明年, 太元元年。 立夫人为皇后。性险妒容媚,自始至卒,谮害袁夫人等甚众。 ◎《吴录》曰:袁夫人者, 袁术女也, ◎《魏书·袁术传》:术女入孙权宫。 有节行而无子。权数以诸姬子与养之, 辄不育。及步夫人薨,权欲立之。夫人自以无子,固辞不受。 权不豫,夫人使问中书令孙 弘 ◎《御览》“孙弘”作“张昭”,误。弘为会稽人,见《张昭传》注引《吴录》。中书令 孙弘附鲁王霸,见《孙和传》注引殷基《通语》。◎《朱据传》:中书令孙弘谮润据,权寝疾, 弘为诏书追赐据死。◎弘后为诸葛恪所杀,见《恪传》。 吕后专制故事。侍疾疲劳,因以羸 疾,诸宫人伺其昏卧,共缢杀之,托言中恶。 ◎胡三省曰:中恶,暴病而死也。中,竹仲 翻。 后事泄,坐死者六七人。 ◎胡三省曰:斯事也,实吴用事之臣所为也。潘后欲求称制, 左右小人正当相与从臾为之,安有不胜其虐而缢杀之之理?吴史缘饰,后人遂因而书之云尔。 权寻薨,合葬蒋陵。孙亮即位,以夫人姊婿谭绍为骑都尉,授兵。亮废,绍与家属送本郡庐 陵。 孙权尚有仲姬,见《孙奋传》。

60.8 孙亮全夫人

孙亮全夫人,全尚女也。 ◎全尚妻即孙峻姊,见《朱夫人传》。◎《孙綝传》:亮妃,綝从姊女也。◎《通鉴》:会稽潘夫人有宠于吴主,生少子亮,吴主爱之。全公主既与太子和有隙,欲豫自结,数称亮美,以其夫之兄子尚女妻之。◎胡三省曰:为后孙綝杀尚废亮、迁全公主张本。 尚从祖母公主爱之, 此即谓全公主也。全公主为全尚女之从祖母。此“尚”字衍。 每进见辄与俱。及潘夫人母子有宠,公主自以与孙和母有隙, 公主,宋、元本、冯本作“全主”。 乃劝权为潘氏男亮纳夫人, 全公主盖以其夫家之侄孙女为母家之弟妇。 亮遂为嗣。夫人立为皇后, ◎赵一清曰:○《拾遗记》:孙亮作琉璃屏风,甚薄而莹澈,每于月下清夜舒之。常与爱姬四人,皆振古绝色,一名朝姝,二名丽居,三名洛珍,四名洁华,使四人坐屏风内,而外望之,如无隔,惟香气不通于外。为四人合四气香,殊方异国所出,凡经践蹑宴息之处,香气沾衣,(沥)〈历〉年弥盛,百浣不歇,因名曰百濯香。或以人名香,故有朝姝香、丽居香、洛珍香、洁华香。亮每游,此四人皆同舆席,来侍皆以香名前后为次,不得乱之。所居室名为思香媚寝。◎蒋超伯曰:○《钗小志》:丽居,孙亮爱姬也,鬒发香净,一生不用洛成。洛成,乃梳篦别名。 以尚为城门校尉, 当在建兴初。 封都亭侯,代滕胤为太常、卫将军, 当在太平元年。滕胤为大司马在太平元年。 进封永平侯, ◎《宋书·州郡志》:丹阳尹,永世令,吴分溧阳为永平县,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。◎《方舆纪要》:今江苏镇江府溧阳县南十五里。 录尚书事。时全氏侯有五人, 全琮因功封钱唐侯在尚主之前,不缘外戚。余人封侯,史无明文。 并典兵马,其余为侍郎、骑都尉,宿卫左右,自吴兴, 监本“兴”作“典”,误。 外戚贵盛莫及。及魏大将诸葛诞以寿春来附,而全怿、全端、全祎、全仪等并因此际降魏, 诸全降魏事详见《魏志·钟会传》。 全熙谋泄见杀,由是诸全衰弱。会孙綝废亮为会稽王,后又黜为侯官侯, 侯官,见《孙休传》永安三年。 夫人随之国,居侯官,尚将家属徙零陵, 零陵,见《蜀志·先主传》建安十三年。 迫见杀。 宋本“迫”作“追”,官本作“道”。 ◎《吴录》曰:亮妻惠解有容色,居侯官,吴平乃归,永宁中卒。 已至晋惠帝时矣。

60.9 孙休朱夫人

孙休朱夫人,朱据女,休姊公主所生也。 即朱公主鲁育之女也。权纳姑孙,休妻其甥。 ◎臣松之以为:休妻其甥,事同汉惠。 ◎荀悦《前汉纪》:惠帝四年,立皇后张氏,帝长姊鲁元公主女也。太后欲为重亲,故配帝。 荀悦讥之已当,故不复广言。 ◎荀悦曰:夫妇之际,人道之大伦也。《诗》称:“刑于寡妻,至于兄弟,以御于家邦。”《易》称:“正家道,家道正而天下大定矣。”姊子而为后,昏于礼而黩于人情,非所以示天下、作民则也。群臣莫谏,过哉。 赤乌末,权为休纳以为妃。 时休年十六岁。 休为琅邪王, ◎《孙权传》:太和二年,立子休为琅邪王,居虎林。 随居丹阳。 ◎随,疑作“徙”。◎《孙休传》:诸葛恪不欲诸王在滨江兵马之地,徙休于丹阳郡。 建兴中,孙峻专政,公族皆患之。全尚妻即峻姊,故惟全主祐焉。初,孙和为太子时,全主谮害王夫人,欲废太子,立鲁王,朱主不听,由是有隙。五凤中,孙仪谋杀峻,事觉被诛。 事见《孙亮传》五凤二年。 全主因言朱主与仪同谋,峻枉杀朱主。 ◎是时朱据已死,鲁育改適刘纂,何以尚称朱主?◎《孙峻传》:将军孙仪等欲因会杀峻,事泄,仪等自杀,死者数十人,并及公主鲁育。 休惧,遣夫人还建业,执手泣别。既至,峻遣还休。太平中, 陈本“太”上有“后”字,误。 孙亮知朱主为全主所害,问朱主死意。 ◎胡三省曰:问公主见杀之意。 全主惧曰:“我实不知,皆据二子熊、损所白。”亮杀熊、损。 ◎《朱据传》:孙亮时,二子熊、损各复领兵,为全公主所谮,皆死。◎《孙綝传》:亮推鲁育见杀本末,责怒虎林督朱熊、熊弟外部督朱损不匡正孙峻,乃令丁奉杀熊于虎林,杀损于建业。 损妻是峻妹也, 孙峻姊为全尚妻,即全公主之侄妇。孙峻妹为朱损妻,即朱公主之子妇。 孙綝益忌亮,遂废亮立休。永安五年,立夫人为皇后。休卒,群臣尊夫人为皇太后。 孙休有太子,濮阳兴、张布说休妃太后朱以孙晧为嗣,见《孙晧传》。 孙晧即位月余,贬为景皇后,称安定宫。甘露元年七月,见逼薨, 事见《孙晧传》甘露元年。 合葬定陵。 孙休葬定陵,见《孙晧传》元兴元年。 ◎《搜神记》曰:孙峻杀朱主,埋于石子冈。 ◎《诸葛恪传》:建业南有长陵名曰石子冈,葬者依焉。孙峻杀恪,投其尸于此。◎胡三省曰:今高座寺后即石子冈,寺在建康城南门外。◎《寰宇记》:冈在江宁县南十五里,周二十里。《府志》,今城南高座寺后即石子冈地。 归命即位,将欲改葬之。冢墓相亚,不可识别,而宫人颇识主亡时所著衣服,乃使两巫各住一处以伺其灵, 陈本“伺”作“祠”。 使察鉴之,不得相近。久时,二人俱白见一女人年可三十余,上著青锦束头,紫白袷裳,丹綈丝履,从石子冈上半冈,而以手抑膝长太息,小住须臾,进一冢便止, 宋本作“进一冢上便住”。 徘徊良久,奄然不见。二人之言,不谋而同,于是开冢,衣服如之。

60.10 孙和何姬

孙和何姬,丹阳句容人也。 句容,见《孙权传》赤乌八年。 父遂,本骑士。孙权尝游幸诸营,而姬观于道中, 《御览》“姬”上有“何”字。 权望见异之,命宦者召入,以赐子和。生男,权喜,名之曰彭祖,即晧也。太子和既废,后为南阳王,居长沙。 ◎《孙和传》:太元二年,封和魏南阳王,遣居长沙。 孙亮即位,孙峻辅政。峻素媚事全主,全主与和母有隙,遂劝峻徙和居新都,遣使赐死,嫡妃张氏亦自杀。 ◎张妃为张昭之孙女,张承之女。孙权令和修敬于承,执子婿之礼,见《张昭传》。◎《孙和传》:孙峻夺和玺绶,徙新都,又遣使者赐死,和与张妃辞别,张曰:“吉凶当相随,终不独生活也。”亦自杀,举邦伤焉。 何姬曰:“若皆从死,谁当养孤?” ◎《通鉴》“养”作“字”。◎胡注:○《说文》曰:字,乳也,爱也 遂拊育晧,及其三弟。 《通鉴》“拊”作“抚”,时在建兴二年,晧年十二岁。 晧即位,尊和为昭献皇帝, ◎《吴录》曰:晧初尊和为昭献皇帝,俄改曰文皇帝。 何姬为昭献皇后,称升平宫, 严凯为升平少府,见《严畯传》注引《吴书》。 月余,进为皇太后。封弟洪永平侯, 永平,见《全夫人传》。 蒋溧阳侯, ◎《郡国志》:扬州丹阳郡溧阳。◎《晋志》:丹阳郡溧阳,溧水所出。◎《宋志》:丹阳尹,溧阳令,汉旧县,吴省为屯田。晋武帝太康元年复立。◎谢锺英曰:《吕范传》范以溧阳为奉邑,《潘璋传》璋封溧阳侯,并在建安二十五年。《妃嫔传》何蒋封溧阳侯在孙晧即位之后。据此,则吴有溧阳,沈说盖非。今江宁府高淳县东南固城镇。◎《一统志》:故城,今镇江府溧阳县西北四十五里。 植宣成侯。 ◎宣城,见《孙策传》。◎钱大昕曰:宣成,当作“宣城”。 洪卒,子邈嗣,为武陵监军, ◎武(林)〈陵〉,应作“虎林”,见《孙权传》太元二年。◎赵一清曰:○《寰宇记》卷一百五:武陵城在池州贵池县东北二十五里。孙休为琅邪王,镇武林城,其后何邈为武陵城都督,即此地。○“林”、“陵”音同,通用。然邈为监军,乐《记》云“都督”,非也。 为晋所杀。植官至大司徒。 见《孙晧传》天纪三年。孙晧与舅何植书,见《晧传》天纪四年注引《江表传》。 吴末昬乱,何氏骄僭,子弟横放,百姓患之。故民讹言“晧久死,立者何氏子”云。 ◎何焯曰:甲申南渡,福邸不君,民闻亦讹言非朱氏子,立者福邸李伴读云。 ◎《江表传》曰:晧以张布女为美人, 张布为孙晧所杀,见《孙晧传》元兴元年。 有宠,晧问曰:“汝父所在?”答曰:“贼以杀之。”晧大怒,棒杀之。后思其颜色,使巧工刻木作美人形象,恒置座侧。问左右:“布复有女否?”答曰:“布大女適故卫尉冯朝子纯。” 冯朝事见《孙亮传》五凤二年。 即夺纯妻入宫,大有宠,拜为左夫人,昼夜与夫人房宴,不听朝政,使尚方以金作华燧、步摇、假髻以千数。令宫人著以相扑,朝成夕败,辄出更作,工匠因缘偷盗,府藏为空。会夫人死,晧哀愍思念,葬于苑中,大作冢,使工匠刻柏作木人,内冢中以为兵卫,以金银珍玩之物送葬,不可称计。已葬之后,晧治丧于内,半年不出。国人见葬太奢丽,皆谓晧已死,所葬者是也。 ◎《孙奋传》:建衡二年,孙晧左夫人王氏卒,晧哀念过甚,朝夕哭临,数月不出,由是民间或谓晧死。 晧舅子何都颜状似晧,云都代立。临海太守奚熙信讹言, 奚熙事见《孙晧传》凤皇三年。 举兵欲还诛都,都叔父信 宋本“信”作“植”。 时为备海督, 《孙晧传》作“三郡督”。 击杀熙,夷三族,讹言乃息,而人心犹疑。 ◎林国赞曰:本传,晧母何族为民患,故民讹言晧死,立者何氏子,此一说也;《晧传》,凤皇三年,妖言孙奋当为天子,奚熙坐夷三族,此一说也;《孙奋传》,建衡二年,晧左夫人王氏卒,民间或传晧死,奋当立,张俊坐夷三族,此又一说也。考本传晧只一滕夫人,《晧传》建衡二年亦无此事,史称晧内多宠姬,或别有王夫人,然一作凤皇三年,一作建衡二年,本传先已自戾。大约因都而传晧死为一事,因晧哀王夫人而传晧死,又传奋当立而熙、俊夷族又一事,特《奋传》误凤皇三年为建衡二年耳。本注既误王夫人为张夫人,复合都、熙为一事,故胶葛如此。

60.11 孙晧滕夫人

孙晧滕夫人,故太常胤之族女也。胤夷灭,夫人父牧以疏远徙边郡。孙休即位,大赦得还,以牧为五官中郎。晧既封乌程侯, 局本“封”下有“为”字,误。 聘牧女为妃。 宋本“聘”作“娉”。 晧即位,立为皇后,封牧高密侯,拜卫将军,录尚书事。后朝士以牧尊戚,颇推令谏争。 《御览》“争”作“诤”。 而夫人宠渐衰,晧滋不悦,晧母何恒左右之。又太史言,于运历,后不可易,晧信巫觋, ◎胡三省曰:在女曰巫,在男曰觋。觋,刑狄翻。 故得不废,常供养升平宫。 ◎胡三省曰:晧尊其母何太后宫曰升平宫。 牧见遣居苍梧郡,虽爵位不夺,其实裔也, 裔,疑作“谪”。 遂道路忧死。长秋官僚,备员而已,受朝贺表疏如故。而晧内诸宠姬,佩皇后玺绂者多矣。 ◎《江表传》曰:晧又使黄门备行州郡,科取将吏家女。其二千石大臣子女,皆当岁岁言名,年十五六一简阅,简阅不中,乃得出嫁。后宫千数,而采择无已。 ◎《晋书·武帝纪》:太康二年三月,召选孙晧妓妾五千人入宫。◎是不止千人也。 天纪四年,随晧迁于洛阳。 吴公主之可纪者,孙权姊一適弘咨,一適陈氏;妹適刘备。长女适前適周循,后適全琮;中女適刘纂;少女前適朱据,后適刘纂。又《滕胤传》“弱冠尚公主”,注引《吴书》云“权以胤故,增重公主之赐”,则亦当为权女也。《朱据传》“据孙宣尚公主”,不知为何人之女。《陆抗传》:“抗子景,尚公主。景妻,孙晧適妹。”

评曰:《易》称“正家而天下定”, ◎《易·家人卦》之辞。◎《家人》:女正位乎内,男正位乎外,男女正,天地之大义也。家人有严君焉,父母之谓也。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妻妻而家道正,正家而天下定矣。 《诗》云“刑于寡妻,至于兄弟,以御于家邦”。 ◎《诗·大雅·思齐篇》之辞。◎《毛传》云:刑,法也。寡妻,適妻也。御,迎也。◎郑《笺》云:寡妻,寡有之妻,言贤也。御,治也。文王以礼法接待其妻,至于宗族,以此又能为政治于家邦也。 诚哉,是言也!远观齐桓,近察孙权,皆有识士之明,杰人之志,而嫡庶不分,闺庭错乱,遗笑古今,殃流后嗣。由是论之,惟以道义为心、平一为主者,然后克免斯累邪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