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 三国魏官员
3.2 曹爽
3.2.1 《三国志·魏书九·曹爽传》
爽字昭伯,少以 因为 宗室谨重 谨慎稳重[?] ,明帝 魏明帝曹叡(206年(存疑)—239年1月22日),字元仲,沛国谯县(今安徽省亳州市)人。曹魏第二位皇帝。魏文帝曹丕长子,母为文昭甄皇后。 在东宫,甚亲爱之。及即位,为散骑侍郎 入则规谏过失,备皇帝顾问,出则骑马散从 1 ,累迁城门校尉 职掌京师城门守卫 2 ,加散骑常侍3 ,转武卫将军 掌宿卫禁军,权任很重 ,宠待有殊。帝寝疾,乃引爽入卧内,拜大将军,假节钺,都督中外诸军事,录尚书事4 ,与太尉司马宣王并受遗诏辅少主。明帝崩,齐王 曹芳(232年-274年),字兰卿,魏明帝养子,是三国时曹魏第三代皇帝,在位15年。与其被迫退位之后继任的曹髦、曹奂合称三少帝 即位,加爽侍中5 ,改封武安侯,邑万二千户,赐剑履上殿,入朝不趋,赞拜不名。丁谧画策 谋画策略 ,使爽白天子,发诏转宣王为太傅,外以名号尊之,内欲令尚书奏事,先来由己,得制其轻重也。①爽弟羲为中领军,训武卫将军,彦 贤士 散骑常侍、侍讲6 ,其余诸弟,皆以列侯侍从,出入禁闼 同禁中、禁省,均指皇宫或宫门之内。闼即宫门,因不得擅入,故曰“禁闼” ,贵宠莫盛焉。南阳何晏、邓飏、李胜、沛国丁谧、东平毕轨咸 普遍 有声名,进趣 进趋。努力向上;立志有所作为 于时,明帝以其浮华,皆抑黜 亦作“抑絀 ”。贬废;排斥 之。及爽秉政,乃复进叙 谓按等级次第以进职或奖功 ,任为腹心。飏等欲令爽立威名于天下,劝使伐蜀,爽从其言,宣王止之不能禁。正始 三国魏齐王曹芳年号(240—249)。凡十年 五年,爽乃西至长安,大发卒六七万人,从骆谷 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。谷长四百余里,为关中与汉中之间交通要道 入。是时,关中及 和,与 氐、羌转输 运输 不能供,牛马骡驴多死,民夷 犹民众。古代用于少数民族 号泣道路。入谷行数百里,贼因山为固,兵不得进。爽参军 7 杨伟为爽陈形势,宜急还,不然将败。②飏与伟争于爽前,伟曰:“飏、胜将败国家事,可斩也。”爽不悦,乃引军还。③

图 3.1: 三国分界
①《魏书》曰:爽使弟羲为表曰:“臣亡父真 8 ,奉事三朝,入备冢宰 9 ,出为上将。先帝以臣肺腑遗绪 前人留下来的功业 ,奖(饰)〔饬〕拔擢,典兵禁省,进无忠恪 忠诚恭谨 积累之行,退无羔羊自公 10 之节。先帝圣体不豫,臣虽奔走,侍疾尝药,曾 曾经 无精诚翼日 明日,次日。翼,通“翌 ” 之应,猥 谦词,等于说“辱”,指降低身分,用于他人对自己的行动 与太尉懿俱受遗诏,且惭且惧,靡所厎告 诉告。把自己的心意表达与人 。臣闻虞舜序贤,以稷、契为先,成汤褒功,以伊、吕为首,审选博举,优劣得所,斯诚辅世长民之大经,录勋报功之令典,自古以来,未之或阙。今臣虚暗,位冠朝首,顾惟越次,中心愧惕,敢竭愚情,陈写至实。夫天下之达道者三,谓德、爵、齿也。懿本以高明中正,处上司之位,名足镇众,义足率下,一也。包怀大略,允文允武,仍立征伐之勋,遐迩 远近 归功,二也。万里旋旆 xuán pèi。回师 ,亲受遗诏,翼亮 辅佐并使其发扬光大 皇家,内外所向,三也。加之耆艾,纪纲邦国,体练朝政。论德则过于吉甫 11 、樊仲 仲山甫。或作仲山父。西周人。周宣王之大臣。名失传。封于樊,亦称樊仲、樊仲山父、樊穆仲。宣王战败,丧失军队甚夥,乃欲登计民数于太原。仲山甫劝谏。后辅佐宣王,尹吉甫尝作《烝民》之诗以称扬其德 ,课功 考核功绩 则逾于方叔 西周人。周宣王时卿士。曾率兵车三千辆南征荆楚,北伐玁狁,有功于周 、召虎 或作召伯虎。西周人,名虎。召公奭后裔。封于召。周厉王虐,虎谏,王不听,以卫巫监谤。虎再谏,又不听。终为国人所逐,流于彘。太子靖避居于召虎家,虎以己子替死。厉王死,拥立靖为宣王。时淮夷不服,宣王命虎率师讨平之。宣王加封申伯地,虎为之经营。卒谥穆,称召穆公。 [峰按] 以子替死,黑心也 。凡此数者,懿实兼之。臣抱空名而处其右,天下之人将谓臣以宗室见私,知进而不知退。陛下岐嶷,克明克类,如有以察臣之言,臣以为宜以懿为太傅、大司马,上昭陛下进贤之明,中显懿身文武之实,下使愚臣免于谤诮。” [峰按] 至此乃曹羲进表。故贬己抬懿,行捧杀之实 于是帝使中书监刘放、令孙资为诏 [峰按] 八岁小儿,怎知如何下诏。乃中书监代拟也 曰:“昔吴汉 12 佐光武,有征定四方之功,为大司马,名称于今。太尉体履 秉性和行为 正直,功盖海内,先帝本以前后欲更其位者辄不弥久 长久 ,是以迟迟不施行耳。今大将军荐太尉宜为大司马,既合先帝本旨,又放推让 逊让;推辞 ,进德尚勋,乃欲明贤良、辩等列、顺长少也。虽旦、奭之属,宗师吕望 即 周 初人 吕尚 。 尚 年老。隐于渔钓, 文王 出猎,遇于 渭 滨,与语大悦,曰:“吾 太公 望子久矣。”故号之曰 太公望 。后世亦称 吕望 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 吕望 之鼓刀兮,遭 周文 而得举 ,念在引领 期望殷切 以处其下,何以过哉!朕甚嘉焉。朕惟先帝固知君子乐天知命,纤芥细疑,不足为忌,当顾柏人 13 彭亡 14 之文,故用低佪,有意未遂耳。斯亦先帝敬重大臣,恩爱深厚之至也。昔成王建保傅 太保、太傅或太子太保、太子太傅之合称。 之官,近汉显宗以邓禹为太傅,皆所以优崇俊乂 jùn yì。才德出众的人 ,必有尊也。其以太尉为太傅。”②《世语》曰:伟字世英,冯翊 15 人。明帝治宫室,伟谏曰:“今作宫室,斩伐生民墓上松柏,毁坏碑兽石柱,辜及亡人,伤孝子心,不可以为后世之法则。” [峰按] 言其忠君爱民 ③《汉晋春秋》曰:司马宣王谓夏侯玄曰:“《春秋》责大德重,昔武皇帝再入汉中,几至大败,君所知也。今兴平路势至险,蜀已先据。若进不获 得以,能够 战,退见徼 边界,边境。或通“侥” 绝,覆军必矣。将何以任其责!”玄惧,言于爽,引军退。费祎进兵据三岭以截爽,爽争崄苦战,仅乃得过。所发牛马运转者,死失略尽,羌、胡怨叹,而关右悉虚耗矣。
3.2.1.1 初
初,爽以宣王年德并高,恒 经常,常常 父事 把别人当做父亲一般侍奉 之,不敢专行。及晏等进用 拔擢任用 ,咸共推戴,说爽以权重不宜委之于人。乃以晏、飏、谧为尚书 16 ,晏典 主持;主管 选举,轨 依循,遵循 司隶校尉 17 ,胜 通“升” 河南尹,诸事希 假借为“稀”。稀少;罕见 复由宣王。宣王遂称疾避爽。①晏等专政,共分割洛阳、野王典农部桑田数百顷,及坏汤沐地 周制,诸侯朝见天子时,天子在王畿之内赐其封邑,以供其膳宿和斋戒沐浴之用,故称汤沐邑。汉朝皇帝、皇后、公主以及诸侯王、列侯收取赋税以供其私人奉养的封邑,亦称汤沐邑。《汉书 ·高帝纪》颜师古注: “凡言汤沐邑者,谓以其赋税供汤沐之具也。” 以为产业,承势窃取官物,因缘求欲州郡。有司 官吏和官署泛称。古代设官分职,各有专司,故称。《牧簋铭》:“命汝辟百寮、有司事。”《汉书·文帝纪》:“有司请令县道,人八十已上,赐米人月一石、肉二十斤、酒五斗。”《晋书·石崇传》:“有司承旨奏(石)统,将加重罚。” 望风,莫敢忤旨。晏等与廷尉 18 卢毓 yù 素有不平,因毓吏微过,深文 谓制定或援用法律条文苛细严峻 致毓法 依法处治 ,使主者先收毓印绶,然后奏闻。其作威如此。爽饮食车服,拟于乘舆 shèng yú。古代特指天子和诸侯所乘坐的车子,泛指皇帝用的器物 ;尚方珍玩,充牣 chōng rèn。充满 其家;妻妾盈后庭,又私取先帝才人七八人,及将吏 文武官员的合称 、师工 《国语·楚语上》:“临事有瞽史之导,宴居有师工之诵。” 韦昭 注:“师,乐师也;工,瞽矇也。诵,谓箴諫时世也。” 、鼓吹 演奏乐曲的乐队 、良家子女三十三人,皆以为伎乐。诈作诏书,发才人五十七人送邺台 曹操为魏王,在邺起冰井﹑铜雀﹑金虎三台。其中铜雀台最有名。 19 ,使先帝倢伃 倢伃,汉武帝置,为妃嫔之首。元帝时因增设昭仪,退居第二。曹魏时退居十二等中的第九。晋时尚在九嫔之内。南朝宋以下,降至九嫔以下,至清废。 20 教习为伎。擅取太乐乐器,武库禁兵。作窟室 春秋 郑 伯有 为窟室,彻夜饮酒欢娱,后借指畅饮欢娱之所 ,绮疏 亦作“綺疎 ”。指雕刻成空心花纹的窗户 四周,数与晏等会其中,纵酒作乐。羲深以为大忧,数谏止之。又著书三篇,陈骄淫盈溢之致祸败,辞旨甚切,不敢斥爽,托戒诸弟以示爽。爽知其为己发也,甚不悦。羲或时 有时 以谏喻不纳,涕泣而起。宣王密为之备。九年冬,李胜出为荆州刺史,往诣宣王。宣王称疾困笃,示以羸形 形体瘦弱;瘦弱的形体 。胜不能觉,谓之信然。②
①初,宣王以爽魏之肺腑,每推先之,爽以宣王名重,亦引身卑下,当时称焉。丁谧、毕轨等既进用,数言于爽曰:“宣王有大志而甚得民心,不可以推诚委之。”由是爽恒猜防焉。礼貌虽存,而诸所兴造,皆不复由宣王。宣王力不能争,且惧其祸,故避之。②《魏末传》曰:爽等令胜辞 辞别;告别 宣王,并伺察焉。宣王见胜,胜自陈无他功劳,横蒙 意外蒙受;过分蒙受 (时)〔特〕恩,当为本州 指家乡所在的州 ,诣 qi前往 阁拜辞,不悟 了解;领会 加恩,得蒙引见。宣王令两婢侍边,持衣,衣落,复上指口,言渴求饮,婢进粥,宣王持杯饮粥,粥皆流出沾胸。胜愍然 mǐn rán。怜悯貌 ,为之涕泣,谓宣王曰:“今主上尚幼,天下恃赖明公。然众情谓明公方旧风疾发,何意尊体乃尔!”宣王徐更宽言,才令气息相属 xiāng zhǔ。相接连;相继 ,说:“年老沉疾,死在旦夕。君当屈并州,并州近胡,好善为之,恐不复相见,如何!”胜曰:“当还忝 tiǎn。表示愧于进行某事。用作谦词 本州,非并州也。”宣王乃复阳 假装 为昏谬,曰:“君方到并州,努力自爱。”错乱其辞,状如荒语。胜复曰:“当忝荆州,非并州也。”宣王乃若微悟者,谓胜曰:“懿年老,意荒忽,不解君言。今还为本州刺史,盛德壮烈,好建功勋。今当与君别,自顾气力转微,后必不更会,因欲自力,设薄 薄设 [báo shè],设小酌、便宴 主人,生死共别。令师、昭兄弟结君为友,不可相舍去,副 交付,付与 懿区区之心。”因流涕哽咽,胜亦长叹,答曰:“辄当承教,须待 等待 敕命。”胜辞出,与爽等相见,说:“太傅语言错误,口不摄杯,指南为北。又云吾当作并州,吾答言当还为荆州,非并州也。徐徐与语,有识人时,乃知当还为荆州耳。又欲设主人祖送 犹饯行。祖饯送行 ,不可舍去 喻离开住所到别处 ,宜须待之。”更向爽等垂泪云:“太傅患不可复济,令人怆然。”
3.2.1.2 正始十年(249年) 21
十年正月,车驾朝高平陵,爽兄弟皆从。①宣王部勒 统率 兵马,先据武库 储藏兵器的仓库 ,遂出屯洛水浮桥。奏爽曰:“臣昔从辽东还,先帝诏陛下、秦王及臣升御床,把臣臂,深以后事为念。臣言‘二祖 曹操,曹丕 亦属臣以后事,(为念)此自陛下所见,无所 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 忧苦。万一有不如意,臣当以死奉明诏’。黄门令董箕等,才人侍疾者,皆所闻知。今大将军爽背弃顾命,败乱国典,内则僭拟,外专威权;破坏诸营,尽据禁兵,群官要职,皆置所亲;殿中宿卫,历世旧人皆复斥出,欲置新人以树私计;根据槃牙,纵恣日甚。外既如此,又以黄门张当为都监,专共交关,看察至尊,候伺神器,离间二宫,伤害骨肉。天下汹汹,人怀危惧,陛下但为寄坐,岂得久安!此非先帝诏陛下及臣升御床之本意也。臣虽朽迈,敢忘往言?昔赵高极意,秦氏以灭;吕、霍早断,汉祚永世。此乃陛下之大鉴,臣受命之时也。太尉臣济、尚书令臣孚等,皆以爽为有无君之心,兄弟不宜典兵宿卫,奏永宁宫。皇太后令敕臣如奏施行。臣辄敕主者及黄门令罢爽、羲、训吏兵,以侯就第,不得逗留以稽车驾,敢有稽留,便以军法从事。臣辄力疾将兵屯洛水浮桥,伺察非常。”② [峰按] 此奏并松之注可与 《晋书·宣帝·嘉平元年》 比对揣摩
①《世语》曰:爽兄弟 爽、羲 先是数俱出游,桓范谓曰:“总万机,典禁兵,不宜并出,若有闭城门,谁复内入者?”爽曰:“谁敢尔邪!”由此不复并行。至是乃尽出也。 [峰按] 谓之不自制,或恒范言微 ②《世语》曰:初,宣王勒兵从阙下趣 通“趋”。趋向;奔向 武库,当 面对着 爽门,人逼车住 停止 。爽妻刘怖,出至厅事,谓帐下守督 严世 曰:“公在外,今兵起,如何?”督曰:“夫人勿忧。”乃上门楼,引弩注箭欲发。将孙谦在后牵止之曰:“天下事未可知!”如此者三,宣王遂得过去。
3.2.1.2.1 爽得宣王奏事
爽得宣王奏事,不通,迫窘不知所为。①大司农 22 沛国桓范闻兵起,不应太后召,矫诏开平昌门,拔取剑戟,略将门候 23 ,南奔爽。宣王知,曰:“范画策,爽必不能用范计。”范说爽使车驾幸许昌,招外兵。爽兄弟犹豫未决,范重谓羲曰:“当今日,卿门户求贫贱复可得乎?且匹夫持质一人,尚欲望活,今卿与天子相随,令于天下,谁敢不应者?”羲犹不能纳。侍中许允、尚书陈泰说爽,使早自归罪。爽于是遣允、泰诣宣王,归罪请死,乃通宣王奏事。②遂免爽兄弟,以侯还第。③
①干宝《晋纪》曰:爽留车驾宿伊水 洛水支流。源出河南栾川县伏牛山北麓,东北流至偃师县南入洛水。 南,伐木为鹿角,发 派遣 屯甲兵数千人以为卫。《魏末传》曰:宣王语弟孚,陛下在外不可露宿,促送帐幔、太官食具诣行在所。 [峰按] 障眼法? ②干宝《晋书》曰:桓范出赴爽,宣王谓蒋济曰:“智囊往矣。”济曰:“范则智矣,驽马恋栈豆,爽必不能用也。”《世语》曰:宣王使许允、陈泰解语爽,蒋济亦与书达宣王之旨,又使爽所信殿中校尉尹大目谓爽,唯免官而已,以洛水为誓。爽信之,罢兵。《魏氏春秋》曰:爽既罢兵,曰:“我不失作富家翁。”范哭曰:“曹子丹 曹真 佳人,生汝兄弟,犊 [峰按] 言其犹如小儿 耳!何图 哪里想到 今日坐汝等族灭矣!”③《魏末传》曰:爽兄弟归家。敕洛阳县发民八百人,使尉部围爽第四角,角作高楼,令人在上望视爽兄弟举动。爽计穷愁闷,持弹到后园中,楼上人便唱言“故大将军东南行!”爽还厅事上,与兄弟共议,未知宣王意深浅,作书与宣王曰:“贱子爽哀惶恐怖,无状招祸,分受屠灭。前遣家人迎粮,于今未反 通“返” ,数日乏匮,当烦见饷 食物 ,以继旦夕。”宣王得书大惊,即答书曰:“初不知乏粮,甚怀踧踖 恭敬不安,意谓恭敬而不自然的样子 。令致米一百斛,并肉脯、盐豉、大豆。”寻送。爽兄弟不达变数,即便喜欢,自谓不死。
3.2.1.2.2 爽等伏诛
初,张当私以所择才人张、何等与爽,疑其有奸,收当治罪。当陈爽与晏等阴谋反逆,并先习兵,须三月中欲发,于是收晏等下狱 [峰按] 懿早备,唯爽不知尔。见《晋书》 。会公卿朝臣廷议,以为“《春秋》之义,‘君 君主 亲 父母 无将 叛乱 ,将而必诛’。爽以支属,世蒙殊宠,亲受先帝握手遗诏,托以天下,而包藏祸心,蔑弃顾命,乃与晏、飏及当等谋图神器,范党同罪人,皆为大逆不道”。于是收爽、羲、训、晏、飏、谧、轨、胜、范、当等,皆伏诛,夷三族。①嘉平中,绍 绍封 功臣世,封真族孙熙为新昌亭侯,邑三百户,以奉真后。②
- ①《魏略》曰:
- 邓飏字玄茂,邓禹后也。少得士名于京师。明帝时为尚书郎,除洛阳令,坐事免,拜中郎,又入兼中书郎。初,飏与李胜等为浮华友,及在中书,浮华事发,被斥出,遂不复用。 [峰按] 此乃少帝病弊 正始初,乃出为颍川太守,转大将军长史,迁侍中尚书。飏为人好货 贪爱财物 ,前在内职,许臧艾授以显官,艾以父妾 [峰按] 小妈亦为财物,不伦。收之,不齿 与飏,故京师为之语曰:“以官易妇邓玄茂。”每所荐达,多如此比。故何晏选举不得人,颇由飏之不公忠,遂同其罪,盖由交友非(奇)〔其〕才。
- (魏略曰)丁谧字彦靖。父斐字文侯。初,斐随太祖,太祖以斐乡里,特饶爱之。斐性好货,数请求犯法,辄得原宥 原谅宽恕 。为典军校尉,总摄内外,每所陈说,多见从之 [峰按] 曹操信之,盖因其有才能 。建安末,从太祖征吴。斐随行,自以家牛羸困 疲惫,瘦弱困乏 ,乃私易官牛,为人所白,被收送狱,夺官。其后太祖问斐曰:“文侯,印绶所在?”斐亦知见戏,对曰:“以易饼耳。”太祖笑,顾谓左右曰:“东曹 24 毛掾数白此家,欲令我重治,我非不知此人不清,良 的确,诚然 有以 所以,原因 也。我之有斐,譬如人家有盗狗而善捕鼠,盗虽有小损,而完我囊贮 贮于袋中的物品 [峰按] 曹操视斐为盗狗,斐亦知也,反以为荣。一主一狗,其乐融融 。”遂复斐官,听用如初。后数岁,病亡。谧少不肯交游,但博观书传。为人沉毅,颇有才略。太和 三国魏明帝年号(227—233)。凡七年。 中,常住邺,借人空屋,居其中。而诸王亦欲借之,不知谧已得,直开门入。谧望见王,交脚卧而不起,而呼其奴客曰:“此何等人?促呵使去。”王怒其无礼,还具上言。明帝收谧,系邺狱,以其功臣子,原 宽恕,赦免 出。后帝闻其有父风 [峰按] 可见斐之才略 ,召拜度支郎中 25 。曹爽宿与相亲,时爽为武卫将军,数为帝说其可大用。会帝崩,爽辅政,乃拔谧为散骑常侍,遂转尚书。谧为人外似疏略 远大的谋略,或指粗略;粗心大意 ,而内多忌。其在台阁 26 ,数有所弹驳,台中患之,事不得行。又其意轻贵,多所忽略,虽与何晏、邓飏等同位,而皆少 轻视,看不起 之,唯以势屈于爽。爽亦敬之,言无不从。故于时谤书,谓“台中有三狗,二狗崖柴 形容张口欲咬人之状 不可当,一狗凭 [峰按] 倚靠爽 默作疽囊 毒疮植根处,常用来暗喻群恶聚集之所 ”。三狗,谓何、邓、丁也。默者,爽小字也。其意言三狗皆欲啮人,而谧尤甚也。奏使郭太后出居别宫 [峰按] 郭太后手段非常 27 ,及遣乐安王使北诣邺,又遣文钦令还淮南,皆谧之计。 [峰按] 才略只作阴谋 司马宣王由是特深恨之。
- 毕轨字昭先。父字子礼,建安中为典农校尉。轨以才能,少有名声。明帝在东宫时,轨在文学中 28 。黄初末 [峰按] 曹丕即位 ,出为长史。明帝即位,入为黄门郎,子尚 娶帝王之女为妻 公主,居处殷富。迁并州刺史。其在并州,名为骄豪。时杂虏数为暴,害吏民,轨辄出军击鲜卑轲比能 29 ,失利。中护军 30 蒋济表曰:“毕轨前失,既往不咎,但恐是后难可以再。凡人材有长短,不可强成。轨文雅智意,自为美器。今失并州,换置他州,若入居显职,不毁其德,于国事实善。此安危之要,唯圣恩察之。”至正始中,入为中护军,转侍中尚书,迁司隶校尉。素与曹爽善,每言于爽,多见从之。
- 李胜字公昭。父休字子朗,有智略。张鲁 31 前为镇北将军,休为司马,家南郑。时汉中有甘露降,子朗见张鲁精兵数万人,有四塞之固,遂建言赤气久衰,黄家当兴,欲鲁举号,鲁不听。会鲁破,太祖以其劝鲁内附,赐爵关内侯,署 代理、暂任或试充官职 散官骑从,诣邺。至黄初中,仕历上党、巨鹿二郡太守,后以年老还,拜议郎 32 。胜少游京师,雅有才智,与曹爽善。明帝禁浮华,而人白胜堂有四窗八达,各有主名。用是被收,以其所连引者多,故得原,禁锢 监禁;关押 数岁 [峰按] 得原后为何被禁锢数岁 。帝崩,曹爽辅政,胜为洛阳令。夏侯玄为征西将军,以胜为长史。玄亦宿与胜厚。骆谷之役,议从胜出,由是司马宣王不悦于胜。累迁荥阳太守、河南尹。胜前后所宰守,未尝不称职,为尹岁余,厅事前屠苏 即罘罳 fú sī。一种屏风,设在门外 坏,令人更治之,小材一枚激堕,正挝 zhuā。敲打,击 受符吏 符官。道教指守护符箓的神官 石虎头,断之。后旬日,迁为荆州刺史,未及之官而败也。
- 桓范字元则,世为冠族 显贵的豪门世族 。建安末,入丞相府。延康 延康(220年三月—十月)是东汉皇帝汉献帝刘协的第六个年号 [1] ,共计7个月。是东汉的最后一个年号 中,为羽林左监33。以有文学,与王象等典集《皇览》。明帝时为中领军尚书,迁征虏将军、东中郎将,使持节都督青、徐诸军事,治下邳。与徐州刺史(邹)〔郑〕岐争屋,引节欲斩岐,为岐所奏,不直 不正;不公。《资治通鉴·后周太祖广顺二年》:“辛亥,敕:民有诉讼,必先歷县州及观使处决,不直,乃听讼於臺省。” ,坐 定罪 免还 恢复;还原 。复为兖州刺史,怏怏不得意。又闻当 张当 转为冀州牧。是时冀州统属镇北,而镇北将军吕昭才实仕进 入仕,做官 ,本在范后。范谓其妻仲长曰:“我宁作诸卿,向三公长跪耳,不能为吕子展屈也。”其妻曰:“君前在东,坐 定罪 欲擅斩徐州刺史,众人谓君难为作下,今复羞为吕屈,是复难为作上也。”范忿其言触实,乃以刀环撞其腹。妻时怀孕,遂堕胎死 [峰按] 范不听妻,爽不听范。爽、范一丘之貉也。 。范亦竟称疾,不赴冀州。正始中拜大司农。范前在台阁,号为晓事,及为司农,又以清省 清平省约 称。范尝抄撮 摘录 《汉书》中诸杂事,自以意斟酌之,名曰《世要论》。蒋济 懿心腹 为太尉,尝与范会社下,群卿列坐有数人,范怀其所撰,欲以示济,谓济当虚心观之。范出其书以示左右,左右传之示济,济不肯视,范心恨之。因论他事,乃发怒谓济曰:“我祖薄德,公辈何似邪?”济性虽强毅,亦知范(壳)〔刚〕毅,睨而不应,各罢。范于沛郡,仕次在曹真后。于时曹爽辅政,以范乡里老宿,于九卿中特敬之,然不甚亲也。及宣王起兵,闭城门,以范为晓事,乃指召之,欲使领中领军。范欲应召,而其子谏之,以为车驾 天子出巡时乘坐的马车。后亦用为天子的代称。 在外,不如南出。范疑有顷 有顷。少顷,短时间 ,儿又促之。范欲去而司农丞吏皆止范。范不从,乃突出至平昌城门,城门已闭。门候司蕃,故范举吏也,范呼之,举手中版 牍。古时书写用的木简,后也指书籍 以示之,矫曰:“有诏召我,卿促开门!”蕃欲求见诏书,范呵之,言“卿非我故吏邪,何以敢尔?”乃开之。范出城,顾谓蕃曰:“太傅图逆,卿从我去。”蕃徒行不能及,遂避侧。范南见爽,劝爽兄弟以天子诣许昌,征四方以自辅。爽疑,羲又无言。范自谓羲曰:“事昭然,卿用读书何为邪?于今日卿等门户倒矣!”俱不言。范又谓羲曰:“卿别营近在阙南,洛阳典农治在城外,呼召如意。今诣许昌,不过中宿,许昌别库,足相被假 授兵 ,所忧当在谷食,而大司农印章在我身。”羲兄弟默然不从,(甲)〔中〕夜至五鼓 古代民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,用鼓打更报时,所以叫作五更、五鼓或五夜 ,爽乃投刀于地,谓诸从驾群臣曰:“我度太傅意,亦不过欲令我兄弟向己 向己。自相残杀 也。我独有以不合于远近耳!”遂进谓帝曰:“陛下作诏免臣官,报皇太后令。”范知爽首免而己必坐唱义 首倡大义;发动起义 也。上乃曰:“老子今兹坐卿兄弟族矣!”爽等既免,帝还宫,遂令范随从。到洛水浮桥北,望见宣王,下车叩头而无言。宣王呼范姓曰:“桓大夫何为尔邪?”车驾入宫,有诏范还复位。范诣阙拜章谢,待报。会司蕃诣鸿胪自首,具说范前临出所道。宣王乃忿然曰:“诬人以反,于法何应?”主者曰:“科律,反受其罪。”乃收范于阙下。时人持范甚急,范谓部官曰:“徐之,我亦义士耳。”遂送廷尉。 [峰按] 至此爽之爪牙皆陈清矣
- 《世语》曰:初,爽梦二虎衔雷公,雷公若二升碗,放着庭中。爽恶之,以问占者,灵台丞马训曰:“忧兵。”训退,告其妻曰:“爽将以兵亡,不出旬日。”《汉晋春秋》曰:安定皇甫谧 34 以九年冬梦至洛阳,自庙出,见车骑甚众,以物呈庙云:“诛大将军曹爽。”寤 睡醒 而以告其邑人,邑人曰:“君欲作曹人之梦 35 乎?朝无公孙彊如何?且爽兄弟典重兵,又权尚书事,谁敢谋之?”谧曰:“爽无叔振铎之请,苟失天机则离矣,何恃于彊?昔汉之阎显 36 ,倚母后之尊,权国威命,可谓至重矣,阉人十九人一旦尸之,况爽兄弟乎?”《世语》曰:初,爽出,司马鲁芝留在府,闻有事,将营骑斫 zhuó。砍,攻击。 津门 东汉首都洛阳有十二门,南面西头门称津门,一名津阳门 出赴爽。爽诛,擢为御史中丞。及爽解印绶,将出,主簿杨综止之曰:“公挟主握权,舍此以至东市乎?”爽不从。有司奏综导爽反,宣王曰:“各为其主也。”宥 宽恕;原谅 之,以为尚书郎。芝字世英,扶风人也。以后仕进至特进光禄大夫。综字初伯,后为安东将军司马文王长史。臣松之案:夏侯湛 37 为芝铭及干宝《晋纪》并云爽既诛,宣王即擢芝为并州刺史,以综为安东参军 38 。与《世语》不同。
- ②干宝《晋纪》曰:蒋济以曹真之勋力,不宜绝祀 谓无后嗣,或谓亡国 ,故以熙 孙熙 为后。济又病其 懿 言之失信于爽 [峰按] 病懿之事藏于此疏耶 三国志 ,发病卒。
3.3 蒋济
3.3.1 《三国志·魏书十四·蒋济传》
蒋济字子通,楚国平阿人也。仕郡计吏、州别驾 39 。 建安十三年 208年 ,孙权率众围合肥。时大军征荆州,遇疾疫,唯遣将军张喜单 仅,仅仅 将千骑,过领汝南兵以解围,颇复 倾倒。或还能再有 疾疫。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,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 40 ,遣主簿迎喜。三部使赍书 jī shū。亦作“賷书”。送信 语城中守将,一部得入城,二部为贼所得。权信之,遽 jù。匆忙;急 烧围走,城用得全。 [峰按] 此段言济计奇 明年使于谯 41 ,太祖问济曰:“昔孤与袁本初对官渡,徙燕、白马民,民不得走,贼亦不敢钞 掠取;抢掠。后作“抄” 。今欲徙淮南民,何如?”济对曰:“是时兵弱贼强,不徙必失之。自破袁绍,北拔柳城 42,南向江、汉,荆州交臂,威震天下,民无他志。然百姓怀土,实不乐徙,惧必不安。”太祖不从,而江、淮间十余万众,皆惊走吴。后济使诣邺,太祖迎见大笑曰:“本但欲使避贼,乃更驱尽之。”拜济丹阳太守 [峰按] 操自嘲而拜官,大胸襟也 。 [峰按] 此段言济通形势 大军南征还,以温恢为扬州刺史,济为别驾。令曰:“季子为臣,吴宜有君 出自先秦公羊高的《吴子使札来聘》。吴本无君,季子贤德,使吴有君。 。今君还州,吾无忧矣。”民有诬告济为谋叛主率者,太祖闻之,指(有)〔前〕令与左将军于禁、沛相封仁等曰:“蒋济宁有此事!有此事,吾为不知人也。此必愚民乐乱,妄引之耳。”促理 通“吏”。狱官 出之。辟为丞相主簿西曹属。令曰:“舜举皋陶 43 ,不仁者远 《论语·颜渊》笫二十二章。朱熹《集注》:“人皆化而为仁,不见有不仁者,若其远去尔” ;臧否 品评;褒贬 得中 适中,适当 ,望于贤属矣。” [峰按] 此段言济深得操赏识 关羽围樊、襄阳。太祖以汉帝在许,近贼,欲徙都。司马宣王及济说太祖曰:“于禁等为水所没,非战攻之失,于国家大计未足有损。刘备、孙权,外亲内疏,关羽得志,权必不愿也。可遣人劝蹑 蹑,蹈也 其后,许割江南以封权,则樊围自解。”太祖如其言。权闻之,即引兵西袭公安、江陵。羽遂见禽。
3.3.1.1 文帝
文帝即王位,转为相国长史 44。及践阼 即帝位。“践,履也;阼,主人阶也。天子祭祀升阼阶……履主阶行事,故云践阼也。” ,出为东中郎将 45 。济请留,诏曰:“高祖歌曰‘安得猛士守四方’!天下未宁,要须良臣以镇边境。如其无事,乃还鸣玉 比喻出仕在朝 ,未为后也。” 济上《万机论》,帝善之。人为散骑常侍。时有诏,诏征南将军夏侯尚曰:“卿腹心重将,(时)〔特〕当任使。恩施足死,惠爱可怀。作威作福,杀人活人。”尚以示济。济既至,帝问曰:“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?”济对曰:“未有他善,但见亡国之语耳。”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,济具以答,因曰:“夫‘作威作福’,《书》 46 之明诫。‘天子无戏言’,古人所慎。惟陛下察之!”于是帝意解,遣追取前诏。 [峰按] 此段言济忠君尽谏 黄初三年,与大司马曹仁征吴,济别袭羡溪。仁欲攻濡须 濡须口之战 洲中,济曰:“贼据西岸,列船上流,而兵入洲中,是为自内地狱,危亡之道也。”仁不从,果败。仁薨,复以济为东中郎将,代领其兵。诏曰:“卿兼资文武,志节〔慷慨〕,常有超越江湖吞吴会之志,故复授将率之任。”顷之,征为尚书。车驾 天子出巡时乘坐的马车。后亦用为天子的代称 幸广陵,济表水道难通,又上《三州论》以讽帝。帝不从,于是战船数千皆滞不得行。议者欲就留兵屯田,济以为东近湖,北临淮,若水盛时,贼易为寇,不可安屯。帝从之,车驾即发。还到精湖,水稍尽,尽留船付济。船本历适 适历。谓分布稀疏均匀 数百里中,济更凿地作四五道,蹴船令聚。豫作土豚 盛有沙土的草袋子,用来防水或筑城,形状如小猪,故名 遏断 断遏 duàn è。阻拦隔断 湖水,皆引后船,一时开遏 堰。动词时为抑制;阻止 入淮中。帝还洛阳,谓济曰:“事不可不晓。吾前决谓分半烧船于山阳池 47 中,卿于后致之,略与吾俱至谯。又每得所陈,实入吾意。自今讨贼计画,善思论之。”
3.3.1.2 明帝
明帝即位,赐爵关内侯 48 。大司马曹休帅军向皖,济表以为“深入虏地,与权精兵对,而朱然等在上流,乘休后,臣未见其利也”。军至皖,吴出兵安陆 49,济又上疏曰:“今贼示形于西,必欲并兵图东,宜急诏诸军往救之。”会休军已败,尽弃器仗辎重退还。吴欲塞夹石 50 ,遇救兵至,是以官军得不没。迁为中护军。 [峰按] 至此言济通军事 时中书监、令号为专任 专门负责担任某事 ,济上疏曰:“大臣太重者国危,左右太亲者身蔽 堵塞,或耳目思想被蒙蔽 ,古之至戒也。往者大臣秉事,外内扇动 煽动;鼓动 。陛下卓然自览万机,莫不祗肃 肃祗 sù zhī。犹恭敬 。夫大臣非不忠也,然威权在下,则众心慢上,势之常也。陛下既已察之于大臣,愿无忘于左右 [峰按] 愿亦察之于左右 。左右忠正远虑,未必贤于大臣,至于便辟 谄媚逢迎 取合,或能工 擅长;善于 之。今外所言,辄云中书,虽使恭慎不敢外交 谓与朝臣交往、勾结。亦指依附于朝廷中某种势力 ,但有此名,犹惑世俗。况实握事要,日在目前,傥 tǎng。表示假设,相当于“倘若”、“如果” 因疲倦之间有所割制 裁断,判断 ,众臣见其能推移于事,即亦因时而向之。一有此端,因 趁着;乘便 当内设 筹划;秘密策划 自完 犹自保;自全 ,以此众语,私招所交,为之内援。若此,臧否毁誉,必有所兴;功负赏罚,必有所易。直道而上者或壅 yōng 阻塞;阻挡 ,曲附左右者反达。因微而入,缘 凭借,沿着 形而出,意所狎信 犹亲信 ,不复猜觉。此宜圣智所当早闻,外以经意 经心;注意 ,则形际自见。或恐朝臣畏言不合而受左右之怨,莫适 往、至 以闻。臣窃亮 相信;信任 陛下潜神默思,公听并观,若事有未尽于理而物有未周于用,将改曲易调,远与黄 黄帝 、唐 唐尧 角功,近昭 显扬;显示 武、文之迹,岂近习而已哉!然人君犹不可悉天下事以适 往、至 己明,当有所付。三官任一臣,非周公旦之忠,又非管夷吾之公,则有弄机败官之弊。当今柱石之士虽少,至于行称一州,智效一官,忠信竭命,各奉其职,可并驱策,不使圣明之朝有专吏之名也。”诏曰:“夫骨鲠之臣,人主之所仗也。济才兼文武,服勤尽节,每军国大事,辄 总是,每次 有奏议,忠诚奋发,吾甚壮 以…为壮美;赞赏 之。”就迁为护军将军 51 ,加散骑常侍 魏文帝黄初年间把散骑与中常侍合而为一,谓散骑常侍,侍从皇帝左右,掌规谏,不典事 。①
①司马彪《战略》曰:太和六年,明帝遣平州刺史田豫乘海渡,幽州刺史王雄陆道,并攻辽东。蒋济谏曰:“凡非相吞之国,不侵叛之臣,不宜轻伐。伐之而不制,是驱使为贼。故曰‘虎狼当路,不治狐狸。先除大害,小害自已 犹自止。抑制或约束自己 ’。今海表之地,累世委质 亦作“委挚”。放下礼物。臣服、归附 ,岁选计考,不乏职贡。议者先之,正使一举便克,得其民不足益国,得其财不足为富。傥不如意,是为结怨失信也。”帝不听,豫 乐意 行竟无成而还。
3.3.1.3 景初
景初中,外勤征役,内务宫室,怨旷者多,而年谷饥俭。济上疏曰:“陛下方当恢崇 犹言发扬光大 前绪 前人的事业 ,光济 广益,光大 遗业,诚未得高枕而治也。今虽有十二州,至于民数,不过汉时一大郡。二贼未诛,宿兵边陲,且耕且战,怨旷积年。宗庙宫室,百事草创,农桑 耕种田地与植桑饲蚕。泛指一般农事生 者少,衣食者多,今其所急,唯当息耗百姓,不至甚弊。弊攰 guì。精疲力尽 之民,傥有水旱,百万之众,不为国用。凡使民心须农隙,不夺其时。夫欲大兴功之君,先料其民力而燠 yù。温暖 休之。句践养胎 52 以待用,昭王恤病 谓救援有危难的人 以雪仇,故能以弱燕服强齐,赢越灭劲吴。今二敌不攻不灭,不事 不侍奉,不服事 即侵,当身 谓及于自身 不除,百世之责也。以陛下圣明神武之略,舍其缓者,专心讨贼,臣以为无难矣。又欢娱之耽,害于精爽。神太用则竭,形太劳则弊 衰落,疲惫 。愿大简 通“柬”。选择 贤妙 才德美好的人 ,足以充‘百斯男’ [峰按] 出《诗经·大雅·思齐》“大姒嗣徽音,则百斯男” 53 者。其冗散未齿 指未成年 ,且悉分出,务在清静。”诏曰:“微 要没有,要不是 护军,吾弗闻斯言也。”①
①《汉晋春秋》曰:公孙渊 辽东公孙氏 闻魏将来讨,复称臣于孙权,乞兵自救。帝问济:“孙权其救辽东乎?”济曰:“彼知官 国家 备以固,利不可得,深入则非力所能,浅入则劳而无获。权虽子弟在危,犹 还;尚且 将不动,况异域之人,兼以 以及 往者 以往 之辱 公孙康斩杀孙权来使 乎!今所以外扬此声者,谲 jué。欺骗;诈骗 其行人 出行的人;出征的人;或使者 疑于我,我之不克 攻下据点;战胜 ,冀 希望;希图 折 折返 后事已 罢了,算了 耳。然沓渚 54 之间,去渊尚远,若大军相持,事不速决,则权之浅规 谋求;谋划 ,或能轻兵掩袭,未可测也。”
3.3.1.4 齐王
齐王即位,徙为领军将军 55 ,进爵昌陵亭侯,①迁太尉。 初,侍中 高堂隆 56 论郊祀事,以魏为舜后,推舜配天。济以为舜本姓妫 guī ,其苗 子孙后代 曰田,非曹之先,著文以追诘 追问诘难 隆。② 是时,曹爽专政,丁谧,邓飏等轻 轻率,不稳重 改法度。会有日蚀变,诏群臣问其得失,济上疏曰:“昔大舜佐治,戒在比周 结党营私;集结;联合 ;周公辅政,慎于其朋;齐侯问灾,晏婴对以布惠 57 ;鲁君问异,臧孙答以缓役。应天塞变,乃实人事。今二贼未灭 [峰按] 二贼实乃济心头之患,非君患也😂 ,将士暴露已数十年,男女怨旷,百姓贫苦。夫为国法度,惟命世大才,乃能张其纲维 总纲和四维。比喻法度 以垂于后,岂中下之吏所宜改易哉?终无益于治,适足伤民,望宜使文武之臣各守其职,率以清平,则和气祥瑞可感而致也。” 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,诛曹爽等,进封都乡侯,邑七百户。济上疏曰:“臣忝宠 谦言厚颜得宠 上司,而爽敢苞藏祸心,此臣之无任也。太傅奋独断之策,陛下明其忠节,罪人伏诛,社稷之福也。夫封宠庆赏,必加有功。今论谋则臣不先知,语战则非臣所率,而上失其制,下受其弊。臣备 凑数;充数,居官的自谦之词 宰司 谓百官之长,处宰辅之位者 ,民所具瞻 仰慕 ,诚恐冒赏之渐 征兆,迹象 自此而兴,推让之风由此而废。”固辞,不许。 ③是岁薨,谥曰景 58 侯。④子秀嗣。秀薨,子凯嗣。咸熙 59 中,开建五等 60,以济著 显著;突出 勋前朝,改封凯为下蔡子。
- ①《列异传》曰:济为领军,其妇梦见亡儿涕泣曰:“死生异路,我生时为卿相子孙,今在地下为泰山伍伯 亦作“伍百”。役卒。多为舆卫前导或执杖行刑;或职官名。古代军队以五人为伍,一伍之长称为「伍伯」。也称为「五百」、「伍长 ,憔悴困辱,不可复言。今太庙西讴士唱赞的人 孙阿 ,今见 孙阿被召 召为泰山令,愿母为白侯 昌陵亭侯,即济 ,属阿令转我得乐处。”言讫,母忽然惊寤,明日以白济。济曰:“梦为尔 如此;这样 耳,不足怪也。” 明日暮,复梦曰:“我来迎新君,止在庙下。未发 出发,下同 顷 少顷,短时间 ,暂得来归。新君明日日中当发,临发多事,不复得归,永辞于此。侯气 气派;气概 强,难感悟,故自诉于母,愿重启侯,何惜不一试验之?”遂道阿之形状,言甚备悉。天明,母重启侯:“虽云梦不足怪,此何太适 相合、相当 ?适亦何惜不一验之?” 济乃遣人诣太庙下,推问孙阿,果得之,形状证验悉如儿言。济涕泣曰:“几负吾儿!”于是乃见孙阿,具语其事。阿不惧当死,而喜得为泰山令,惟恐济言不信也。曰:“若如节下 对将领的敬称。古代授节予将帅以加重职权,故敬称将领为节下。后对使臣或地方疆吏亦称节下 言,阿之愿也。不知贤子欲得何职?”济曰:“随地下乐者与之。”阿曰:“辄当奉教。”乃厚赏之,言讫遣还。 济欲速知其验,从领军门至庙下,十步安一人,以传〔阿〕消息。辰时传阿心痛 7时至9时,别称食时 ,巳时 sì shí。上午9时至中午11时 传阿剧,日中传阿亡。济泣曰:“虽哀吾儿之不幸,(自)〔且〕喜亡者有知。” 后月余,儿复来语母曰:“已得转为录事 西汉郡县置录事掾史,简称录事,掌文书等事。三国魏晋将军府和郡县置录事,也掌文书之类。北魏、北齐、隋、唐皆置。 矣。”
- ②臣松之案蒋济《立郊议》称《曹腾 61 碑文》云“曹氏族出自邾 zhū 62 ”,《魏书》述曹氏胤绪 yìn xù。后代 亦如之。魏武作《家传》,自云曹叔振铎 zhèn duó 63 之后。故陈思王作《武帝诔 lěi。哀悼死者的文章 》曰:“於穆 《诗·周颂·清庙》:“於穆清庙。”毛传:“於,叹辞也。穆,美。 武皇,胄 zhòu。古代称帝王或贵族的后代 稷 社稷 胤 后代;后嗣 周。”此其不同者也。 及至景初,明帝从高堂隆议,谓魏为舜后,后魏为《禅晋文》,称“昔我皇祖有虞 有虞氏。古部落名。传说其首领舜受尧禅﹐都蒲阪。故址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。有﹐词头。 ”,则其异弥 更加;越发 甚。寻济难隆,及与尚书 缪袭 64 往反,并有理据,文多不载。济亦未能定氏族所出,但谓“魏非舜后而横 hèng。以威力相胁曰横 祀非族,降黜 贬黜 太祖,不配正天,皆为缪妄”。然于时竟莫能正。济又难:郑玄 注《祭法》云:“有虞以上尚德,禘郊祖宗,配用有德,自夏已下,稍用其姓氏。”济曰:“夫虬龙神于獭,獭自祭其先,不祭虬龙也。骐 白虎仁于豺,豺自祭其先,不祭骐 青黑色有如棋盘格子纹的马 [峰按] 此处取图纹 虎也。如玄之说,有虞已上,豺獭之不若邪?臣以为祭法所云,见疑学者久矣,郑玄不考正其违 过失,错误 而就通其义。”济豺獭之譬,虽似俳谐 pái xié。诙谐戏谑的言辞 ,然其义旨,有可求焉。
- ③孙盛曰:蒋济之辞邑 辞去封邑。借指辞官退休 ,可谓不负心矣。语曰:“不为利回 屈 ,不为义疚 因自己过失而造成的心内痛苦 。 65”蒋济其有焉。
- ④《世语》曰:初,济随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,济书与曹爽,言宣王旨“惟免官而已”,爽遂诛灭 [峰按] 爽素知济品德,所以信之。懿亦知济言重,故遣济言于爽,得其信任。济知爽当诛,因其行僭越,唯病懿行之不端也 。济病其言之失信,发病卒。 [峰按] 《三国志·曹爽传》亦述